第121章 港商订单,纷至沓来(第2页)
“大家看这张图,”秦奋指着布局图,“我们的精密机械是基石,电子科技是大脑和神经,红梅日化是面向终端消费者的重要窗口。它们之间既有各自的专业领域,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比如,精密机械的技术可以支持电子科技的设备制造和红梅日化的生产线自动化;电子科技的控制系统可以提升精密机械的精度和效率,也可以赋能红梅日化的智能化生产;红梅日化作为终端品牌,其市场反馈和需求,又可以反过来指导我们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方向。”
“所以,我们进行资源调配,首要的原则就是‘战略协同,整体最优’。”秦奋强调,“不能只看单个事业部的短期利益,更要看是否符合集团的整体战略,是否能产生最大的协同效应。”
“技术和数据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建立起一个能够有效决策和执行的资源调配机制。”
他回到座位,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我提议,成立‘集团战略与资源调配委员会’。由我担任委员会主任,各事业部总经理、财务总监、技术研发总负责人、法律事务与合规中心主任为核心成员。未来,集团层面重大的资源投入、项目审批、跨事业部协作等事项,都必须经过这个委员会的集体审议和决策。”
这个提议一出,会议室的气氛顿时为之一肃。这意味着,未来各事业部想要争取资源,将不再是简单地向秦奋个人汇报,而是要拿到一个更高层面的集体决策平台上,接受更严格的审视和更全面的权衡。
“这个委员会的运作,要遵循几个原则:”秦奋继续说道。
“第一,战略导向。所有资源分配,必须服务于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是优先发展核心技术,还是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是重点投入国内市场,还是积极拓展海外?这些都需要在集团战略的框架下进行权衡。”
“第二,效益优先。投入产出比是重要的衡量标准。我们要对每一个需要投入资源的项目进行严格的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确保资源用在能产生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地方。”
“第三,动态调整。市场在变,技术在变,我们的资源配置也不能一成不变。委员会要定期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效果和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资源分配方案。”
“第四,激励约束。资源分配要与各事业部的绩效挂钩。完成好的,超额完成的,在后续资源分配上可以给予倾斜;反之,则要进行限制。同时,对于那些能够主动进行跨部门协作、资源共享,为集团整体创造更大价值的行为,要给予特别奖励。”
秦奋提出的这套机制,既有顶层设计,又有具体的操作原则,让在座的高管们都感受到了其可行性和严肃性。
李明浩首先表态:“我完全赞同秦总的提议。成立这样一个委员会,可以从集团的全局高度来统筹资源,避免各自为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们电子科技事业部愿意全力配合委员会的工作。”
陈建国和王亚萍也相继表示支持。他们都意识到,虽然短期内可能会面临更严格的资源申请审查,但从长远来看,一个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资源调配机制,对整个集团和各个事业部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钱敏和张明作为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更是乐见其成。钱敏认为这有助于提升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张明则看到了在重大决策中早期介入,防范法律风险的机会。
“好,既然大家没有异议,那这个‘集团战略与资源调配委员会’就正式成立。”秦奋果断地说,“第一次委员会会议,我们下周就召开。议题有三个:一是审议宏发精密铸造厂的并购方案及后续资源投入计划;二是讨论下一年度集团研发总预算的分配方案,重点向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倾斜;三是研究东南亚市场开拓的初期资源配置方案。”
这三个议题,个个都是硬骨头,也都是关系到星辰集团未来发展的关键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