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116章 一番长谈(第2页)

秦奋认真听取了每个人的意见,这些都是他早已考虑过的问题。

“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秦奋拿起桌上的广交会资料,“这几年,我们通过广交会等渠道,也接触了一些外商,甚至也做过一些小额的出口订单,算是有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但那都是零敲碎打,不成体系。现在,我们既然已经通过了iso9000认证,产品质量有了国际认可的基础,‘品牌向上走’和‘质量生命线’两大战略也正在稳步推进,我认为,是时候系统性地规划我们的海外市场战略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初步的想法是,我们可以分几步走。”

“第一步,市场调研与目标选择。我们不能盲目出击,要选择那些与我们产品契合度高、市场潜力大、贸易壁历相对较低的国家或地区作为突破口。比如东南亚市场,地理位置近,文化有一定相通之处,且经济发展迅速,对机电产品和日用消费品的需求旺盛,可以作为我们‘走出去’的第一站。同时,也要关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虽然门槛高,竞争激烈,但那里是高端市场,一旦能够立足,对我们品牌和技术的提升将是巨大的。”

“第二步,产品策略。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我们的产品策略也要有所调整。比如,对东南亚市场,我们可以主推性价比高的成熟产品;对欧美市场,则要拿出我们技术含量最高、质量最过硬的拳头产品去竞争,哪怕初期销量不大,也要树立起星辰品牌的高端形象。”

王建国补充道:“这一点我同意。我们的高端数控机床和精密模具,在国内已经是顶尖水平,我相信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争之力。只要我们把质量和服务做好,不怕没有客户。”

“第三步,渠道建设。是选择代理商模式,还是设立海外分公司或办事处,或者与当地企业进行合资合作,都需要根据具体市场情况来定。初期可以考虑通过有实力的代理商来快速打开局面,降低风险。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国际性的行业展会,扩大星辰品牌的知名度。”

“第四步,人才储备与团队建设。刘丽总刚才提到了,这是关键。我建议,立即启动‘国际化人才储备计划’,一方面在集团内部选拔有潜力、有语言基础的年轻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可以派出去学习考察;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具有海外市场经验的专业人才,组建一支精干的国际业务团队。”

秦奋的思路清晰而富有条理,让在座的几位高管对“走出去”的战略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我提议,成立‘星辰集团国际市场拓展领导小组’,由我亲自负责。”秦奋宣布,“钱敏总负责市场调研、风险评估和财务支持;王建国总和李明浩总分别负责机械产品和电子产品适应海外市场需求的技术改进和生产保障;刘丽总负责国际化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小组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三个月内,拿出一份详细的《星辰集团海外市场拓展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东南亚和欧洲两个目标市场。”

“德国?”李明浩有些惊讶,“德国可是世界机械制造业的强国,我们的产品要去那里竞争,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啊。”

秦奋微微一笑:“正因为难,才更有挑战性,也更有价值。我们的精密机床,如果能在德国市场赢得一席之地,那才真正证明了我们的实力。当然,这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目标必须要有。我们可以先从一些特定的细分市场或者零部件配套做起。”

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对于习惯了在国内市场攻城略地的星辰人来说,“目光投向海外”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新课题,它意味着更大的舞台,也意味着更严峻的挑战。

钱敏沉吟片刻,说道:“秦总,您的战略眼光我非常钦佩。我会立即组织团队,对东南亚和德国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包括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准入条件、法律税务、文化习俗等各个方面。我们还可以考虑聘请专业的国际市场咨询机构提供支持。”

“好,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个思路是对的。”秦奋表示赞同。

王建国拍着胸脯说:“秦总放心,只要定了方向,我们生产系统一定全力配合!德国的机床是厉害,但我们星辰的也不差!这几年我们消化吸收了不少进口设备的技术,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创新,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

刘丽也表态:“国际化人才的招聘和培养,我会立刻着手安排。除了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化视野。我们可以和一些高校的外语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建立合作关系,也可以考虑送一些骨干员工出国短期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