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106章 行业洗牌,剩者为王(第2页)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集团在核心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又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苏晚晴在一旁补充道。她对于秦奋的战略构想,理解得最为透彻。

接下来的时间里,与会人员围绕着集团化改组的具体方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组织架构的设置,到职能部门的划分;从人才的选拔任用,到激励机制的建立;从企业文化的塑造,到品牌形象的统一……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论证。

秦奋并没有急于给出最终的答案,而是耐心地倾听着每一个人的意见和建议。他知道,一个好的制度设计,离不开集体智慧的贡献。只有让大家都参与进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形成的方案,才能得到最广泛的认同和最有效的执行。

在讨论过程中,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也逐渐浮出水面。

比如,如何平衡老员工的经验与新人才的活力?星辰厂发展至今,沉淀了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他们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快速迭代,也需要不断引进具有新知识、新思维的年轻人才。如何在新旧融合中,激发出最大的组织效能,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再比如,如何防止子公司各自为政,甚至出现内部恶性竞争?集团化赋予了子公司更大的自主权,但也可能导致“诸侯割据”的局面。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总部协调机制和统一的价值观导向,才能确保整个集团的步调一致。

还有,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的风险也在增加。如何保持星辰厂创业初期那种扁平化、高效率的组织优势,避免陷入“大企业病”的泥潭,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秦奋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于人才问题,我们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原则。”秦奋强调,“无论是厂里的老同志,还是新加入的年轻人,只要有能力、有担当、有业绩,就应该大胆提拔重用。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培训体系和职业发展通道,为每一位有上进心的员工,提供成长的机会。”

他特别提到了“星辰学院”的构想:“我计划在集团总部层面,筹建一个‘星辰学院’,作为我们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定期组织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专业知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同时,‘星辰学院’也要成为我们企业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平台。”

“关于内部协同问题,”秦奋继续说道,“除了制度上的约束,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引领。我们要大力倡导‘大局意识、团队精神、客户至上’的核心价值观,让每一个星辰人都明白,只有集团整体发展好了,个人和子公司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那些只顾局部利益,损害集团整体利益的行为,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和处理。”

“至于如何防止官僚主义,”秦奋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要简化管理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层级,提高决策效率。要鼓励基层创新,赋予一线员工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这些当领导的,要以身作则,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一天的会议下来,虽然每个人都感到有些疲惫,但精神却异常振奋。秦奋清晰的战略思路、开放的讨论氛围,以及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对星辰厂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会议的最后,秦奋做出了几项重要的人事任命提议,这些提议将在后续的集团改组方案中正式明确:

苏晚晴,凭借其出色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对秦奋战略意图的深刻理解,被提名为未来控股集团的常务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Cfo),协助秦奋统管集团的日常运营和财务大权。

高总工程师,作为星辰厂技术研发的灵魂人物,将出任控股集团的首席技术官(Cto),并负责筹建集团中央研究院。

郑厂长,凭借其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和在老员工中的威望,将被任命为集团生产运营总监,负责协调和监督各大生产基地的生产活动。

张建军,因其在市场开拓和新公司组建方面的突出能力,将被正式任命为星辰重工(武汉)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并兼任集团副总裁,负责华中区域的业务拓展。

李卫国、王振华、李明浩等人,也将分别担任蓉城、郑州、莞城等子公司的总经理,成为镇守一方的“诸侯”。

对于这些任命,与会人员并无异议。这些都是在星辰厂发展过程中,经过实践检验,证明了自身能力和忠诚度的核心骨干。由他们来构成未来星辰控股集团的第一代管理层核心,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会议结束时,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廊州总部的办公楼里,依然灯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