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疯狂扫货,仓库爆满!
时光飞逝,转眼便已是1993年的春天。
伴随着邓公南巡讲话效应的持续发酵,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日益规范和活跃,此前已经火爆异常的“92版上海股票认购证”,其价格更是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路狂飙。从最初的三十元面值,到几百元,再到上千元,市场的疯狂程度,远远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报纸上,“杨百万”的故事已经不再是神话,而是演变成了无数个“x百万”、“y百万”的传说。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不再是柴米油盐,而是“中签”、“原始股”、“翻了多少倍”。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对财富的渴望和躁动。
“秦厂长,上海那边的消息,现在认购证的价格,已经,已经……”苏晚晴拿着最新的传真,声音都有些颤抖,“一些热门的交易点,一张认购证已经喊到八千,甚至一万了!”
饶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秦奋听到这个数字,也不禁深吸一口气。一万元一张!这意味着,如果他手中的认购证全部以这个价格出手,将是一笔何等庞大的财富!
【系统提示:建议宿主在未来两周内,分批清仓,彻底锁定利润。预计两周后,随着新股上市完毕,中签率下降,以及监管层可能出台的降温措施,认购证价格将出现大幅回调。】
系统的提示音及时响起,犹如一盆冷水,浇醒了秦奋心中那最后一丝可能存在的贪婪。
秦奋喃喃自语。他知道,是时候收网了。
“小虎,动手吧!”秦奋通过加密电话,向远在上海的刘小虎下达了最终指令,“按照我们之前商定的计划,分批、多渠道,将我们手中剩余的两千九百张认购证,全部出手!记住,安全第一,现金为王!价格方面,把握好节奏,尽量争取最高利润,但不要恋战,确保在两周内完成所有交易!”
“明白!秦哥,您就瞧好吧!”电话那头的刘小虎,声音中充满了压抑不住的兴奋。他带着手下兄弟,在上海滩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已经潜伏了数月,就等着秦奋的最后号令。
接下来的两周,对于刘小虎和他的团队来说,是极其紧张和刺激的。
他们兵分几路,有的混迹于黄浦公园、文化广场这些公开的交易市场,与那些蜂拥而至的散户和黄牛周旋;有的则通过之前建立的关系,直接与那些财大气粗的江浙老板进行大宗交易。
每一天,都有天文数字般的现金从他们手中流过。为了确保资金安全,他们雇佣了专业的押运人员,款项一旦到手,立刻分存到数十个不同的银行账户中,然后再通过各种合规的贸易往来渠道,逐步汇集到秦奋指定的账户。
市场的疯狂程度,也让他们叹为观止。
有时候,他们上午刚以八千元一张的价格卖出一批认购证,下午同样品相的认购证就能涨到九千甚至一万。最高的时候,一张品相好、号码吉利的认购证,甚至被炒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万五千元!
刘小虎严格执行着秦奋的指令,不贪多,不恋战,有条不紊地分批出货。凭借着之前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再加上一点点运气,他们成功地在认购证价格的最高峰区域,将手中所有的“弹药”都倾泻了出去。
两周后,当刘小虎带着一身疲惫和满脸的笑容回到廊州,向秦奋汇报战果时,即便是秦奋,也着实被最终的数字震撼了。
“秦哥,不负所托!我们手中剩余的两千八百八十八张(预留了十二张作为纪念),全部成功出手!平均成交价格,达到了一万零八百元一张!”刘小虎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沙哑。
一万零八百元一张!
两千八百八十八张,总计金额高达三千一百一十九万零四百元!
加上之前第一批出手的一千张认购证获得的九十二万元。
秦奋在这次认购证风潮中的总收入,达到了惊人的三千二百一十一万零四百元!
扣除最初投入的八十多万元成本,以及刘小虎团队在上海的各项开支、佣金、打点费用等等约五十万元,秦奋的净利润,超过了三千零八十万元!
三千零八十万!
在1993年的中国,这绝对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数字!
要知道,此时全国城镇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也不过三千多元。这意味着,秦奋在短短几个月内获得的财富,相当于一个普通职工近万年的收入!
即便是秦奋之前已经拥有数百万身家,此刻面对这笔从天而降的巨额财富,也不禁心潮澎湃。
“辛苦了,小虎,还有兄弟们!这次你们立了大功!”秦奋重重地拍了拍刘小虎的肩膀,“回去好好休息,奖金少不了你们的!”
“谢谢秦哥!”刘小虎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当这笔巨款,通过各种合法的渠道,最终汇入秦奋在内地和香港设立的个人账户时,秦奋看着存折上那一长串令人目眩的零,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亿万身家”这个词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