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99章 系统推演,囤货的抉择!(第2页)

“小虎,你记住,我们是去赚钱的,不是去凑热闹的。越是疯狂的时候,越要保持冷静。”秦奋提醒道,“重点关注那些急于出手的小散户,或者是不太懂行情的外地人,从他们手里收。对于那些职业黄牛,要多加小心,他们手里的货源可能多,但价格也咬得紧,而且水深。”

【系统提示:检测到上海地区认购证二级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存在大量非理性交易行为。建议宿主在收购时,密切关注价格变动,避免高位接盘。可消耗50财富点,获取未来一周上海“92版认购证”价格波动区间预测。】系统的声音适时响起。

“获取!”秦奋毫不犹豫。

【预测结果:未来一周,上海“92版认购证”平均交易价格预计在180元至250元之间波动,部分热门交易点瞬时高价可能突破300元,但持续性不强。受月底新股抽签消息刺激,下月初价格有进一步上冲潜力。】

秦奋将这个信息通过电话巧妙地传递给了刘小虎,让他有了一个大致的心理预期。

刘小虎那边,确实也遇到了一些麻烦。他发现,虽然市场上认购证很多,但真正愿意以较低价格出售的人越来越少。很多“黄牛”已经形成了小团体,垄断了一部分货源,坐地起价。而且,假冒伪劣的认购证也开始出现。

“秦哥,今天碰到一伙人,兜售的认购证纸张、印刷都有点不对劲,我找了个借口没要。后来找懂行的人打听,说是从福建那边流窜过来的假货。”刘小虎心有余悸地汇报。

“干得好,小虎,警惕性很高!”秦奋表扬道,“宁可少收,也绝不能收到假货。资金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秦奋的遥控指挥和系统的辅助下,刘小虎和他的团队,在上海的“认购证江湖”中,开始小心翼翼地“淘宝”。他们避开那些大的交易市场,专往一些小街道、居民区,甚至是一些工厂门口打探。有时候,他们会假扮成外地来沪打工、想碰碰运气发点小财的普通人,与那些手头有少量认购证但又不太懂行的市民套近乎。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充满了斗智斗勇。有一次,刘小虎看中了一个中年妇女手中的几十张认购证,那妇女因为家里孩子生病急用钱,开价也不算太高,但也引来了好几个黄牛的觊觎。刘小虎灵机一动,一边跟妇人拉家常博取同情,一边巧妙地暗示那些黄牛自己“上面有人”,软硬兼施,最终才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将那批认购证收入囊中。

时间一天天过去,刘小虎的“战果”也逐渐积累起来。每隔几天,他就会将收购到的认购证通过可靠的渠道分批送回廊州,交到苏晚晴手中。

而秦奋,则坐镇廊州,一边关注着刘小虎在上海的进展,一边利用系统的“区域市场分析模块”和“初级金融投资模块”,密切留意着全国,特别是上海和深圳的金融政策动向和市场传闻。

他发现,系统提供的区域市场分析模块,不仅仅能分析产业,对于理解特定区域的经济活跃度、居民投资偏好等,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比如,系统数据显示,sh市民对于新兴金融产品的接受程度和投机热情,在全国范围内都名列前茅。这更加坚定了他主攻上海“92版认购证”的决心。

在这场席卷全国的认购证狂潮中,无数人的人生轨迹因此改变。有人一夜暴富,从普通的工薪阶层一跃成为令人艳羡的“杨百万”;也有人倾家荡产,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报纸上,关于某某单位职工停薪留职去深圳排队买认购证,某某农民卖掉耕牛凑钱炒股的新闻,屡见不鲜。

“这就是时代的疯狂啊……”秦奋看着苏晚晴整理好的一叠厚厚的认购证,心中感慨万千。这些小小的纸片,承载了太多人的梦想和贪婪。他庆幸自己拥有系统,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能够在这场疯狂中保持一份清醒,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转眼间,半个多月过去了。刘小虎在上海的收购行动也进入了尾声。一百万的资金,除了预留一部分作为备用和活动经费,大部分都已经换成了一张张真实的认购证。

“秦哥,最后一批货,今天下午就能到廊州了。总共算下来,咱们这次在上海,一共收到了近三千五百张‘92版认购证’,平均成本大概在二百三十元左右一张。”刘小虎在电话里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

“三千五百张!”秦奋心中一喜。加上苏晚晴在内部收购的三百多张,他手中已经掌握了接近三千九百张认购证,总投入约八十多万元。

这个数量,虽然和那些动辄投入几百万、上千万的大户没法比,但在个人投资者中,也算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了。更重要的是,他的平均成本控制得相对较低。

“小虎,辛苦了!你和兄弟们先休整几天,等你们回来,我给你们庆功!”秦奋说道。

“好嘞!谢谢秦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