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市场饱和,价格战的阴云(第2页)
秦奋的话,像一扇窗,为众人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高建华眼睛一亮:“秦厂长,您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前段时间,有个从深圳回来的老乡,说他们厂就是专门做电子产品外壳模具的,一套模具好几万,利润高得很!而且对模具的精度要求特别高,很多小厂都做不了。”
孙建国也沉吟道:“如果只是做电子产品的结构件和模具,那确实跟我们的主业比较接近。我们厂现在引进的那些数控机床和电火花机床,加工精度是足够的。关键在于,我们对电子产品的结构特点和工艺要求还不熟悉。”
“不熟悉,可以学嘛!”秦奋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我们星辰厂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今天,靠的是什么?不就是靠着一股学习的劲头,一股钻研的精神吗?”
他转向刘小虎:“小虎,你下一步的市场调研,可以把重点往电子产业配套方面倾斜一下。多去了解一下珠三角、长三角那些电子企业,看看他们对精密模具、精密零部件都有哪些需求,技术标准是什么,价格水平怎么样。”
“好的,秦厂长!我马上去安排!”刘小虎立刻领命。
秦奋又看向孙建国和钱保国:“孙工,钱工,你们两位技术大拿,也要开始关注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了。可以多找一些相关的技术资料来看看,或者我们派人出去学习学习。未来,我们的精密模具车间,可能要承担起更重要的任务。”
孙建国和钱保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的光芒。对他们这些技术人员来说,挑战新的技术领域,远比重复过去的工作更有吸引力。
“秦厂长,如果真要往这方面发展,我们现有的模具设计能力和制造水平,恐怕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孙建国比较冷静地指出了问题,“特别是塑料模具,我们以前做得不多,经验比较欠缺。而且,电子产品的模具,往往结构更复杂,型腔更精细,对材料、热处理、抛光等工艺的要求也更高。”
【宿主判断准确。精密模具是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的基础工艺装备,被誉为“工业之母”。】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随着电子产品向轻薄化、小型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对精密模具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系统商城已上架“初级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包”,包含主流CAdcAm软件教学(简化版)、常用模具钢材选用与热处理工艺、精密电火花及线切割加工技术要点等,售价50万财富点。是否兑换?】
五十万财富点!秦奋心中微微一凛。这笔投入可不小,几乎相当于星辰厂几个月的利润了。但他也清楚,技术是买不来也等不来的,特别是在这种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核心技术的掌握至关重要。
“先不急于兑换。”秦奋在心中对系统说道,“等我们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具体的技术瓶颈之后再说。”他更倾向于先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摸索,实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再求助于系统。
他对孙建国说道:“孙工,你说的这些问题都很关键。所以,我们现在只是‘开始关注’,而不是‘全面进入’。我们需要时间去学习,去积累经验,去培养人才。我打算,先从一些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电子产品结构件或者辅助模具开始尝试,逐步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
周雅芳听着众人的讨论,心中也在快速盘算着。她知道秦奋的眼光一向很准,他看好的方向,基本都不会错。只是,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意味着新的投入,新的风险。
“秦厂长,如果我们要发展电子产业配套,资金投入方面……”周雅芳有些担忧地问道。
“雅芳姐,我知道你的顾虑。”秦奋微笑道,“任何新的尝试都会有投入。但我们也不是盲目投入。我们会小步快跑,控制风险。而且,我们现有的工具机业务,依然是我们的基本盘,会为我们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我相信,只要我们方向正确,方法得当,电子产业配套,一定能成为我们星辰厂新的利润增长极。”
会议一直开到中午。虽然对于如何具体切入电子产业,大家还没有一个完全清晰的路线图,但秦奋已经成功地将这个新的战略方向,植入了核心团队的脑海中。一种新的激情和期待,开始在星辰厂内部悄然萌发。
散会后,秦奋独自留在办公室,再次陷入沉思。他知道,关注电子产业,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市场调研、技术储备、人才培养、设备升级……每一步都需要深思熟虑,精心策划。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国内地图,目光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逡巡。这些地方,将是未来中国电子产业的集聚地,也是星辰厂未来重要的市场和学习对象。
“小五金、小电器、小电子……”秦奋的脑海中浮现出后世对这些产业集群的描述。他仿佛已经看到,在不远的将来,星辰厂生产的精密模具和零部件,正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这些工厂,变成一件件畅销全国乃至世界的电子产品。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整个厂区。秦奋站起身,走到窗前,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星辰机械厂,这艘由他亲手打造的航船,在稳固了传统机械制造的根基之后,即将扬起新的风帆,驶向一片更广阔、也更具挑战性的蓝色海洋——电子信息产业的海洋。而精密模具,或许就是他踏入这片海洋的第一块坚实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