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电扇霸主,舍我其谁!(第2页)
“这位先生,您好。”秦奋用还算标准的普通话说道,“这款泵的常规型号,叶轮是铸铁ht200,轴封是普通的丁腈橡胶。如果您有特殊要求,比如需要耐腐蚀或者耐磨损的工况,我们可以提供不锈钢或者特殊合金材质的叶轮,精度可以达到it7级,动平衡达到g6.3级。轴封也可以根据介质选用氟橡胶或者机械密封。”
秦奋的回答流利而专业,不仅让那位香港商人感到意外,连钱卫东和李科长都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他们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对产品的细节了解得如此深入,而且还能根据潜在需求提出解决方案。
香港商人扶了扶眼镜,仔细打量着秦奋:“哦?小兄弟很懂行嘛。我们公司在东南亚有一些棕榈油加工厂的工程项目,需要一批耐腐蚀、抗磨损的特种泵。你们能做吗?比如,叶轮用316L不锈钢,轴和衬套要求用哈氏合金或者蒙乃尔合金,精度要求……”他报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材料牌号和公差要求。
周建国听得有些发懵,这些材料牌号他只在书上见过,厂里根本没用过,更别说加工了。钱卫东和李科长的脸色也有些凝重,这显然超出了水泵厂现有的能力范围。
秦奋的心却在怦怦直跳!哈氏合金!蒙乃尔合金!这些都是后世鼎鼎大名的镍基耐蚀合金,加工难度极大,但附加值也极高!他立刻在心中呼叫系统。
【系统分析中……客户需求:耐腐蚀特种泵核心部件加工。材料:316L、hastelloyC系列、moelk-500(推测)。技术要求:高精度加工(it6-it7级),复杂型面。】
【宿主能力评估:现有设备加工316L可行,但效率较低。加工哈氏/蒙乃尔合金难度极大,需要专用刀具、优化工艺和严格控制参数。成功率:中低。】
【建议策略:展现技术潜力,争取小批量试制订单。利用订单获取稀有材料样品信息,并以此为契机,向系统兑换相关材料加工技术和刀具方案。】
秦奋迅速消化了系统的信息,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对香港商人说道:“先生,您提到的这些材料和精度要求,确实非常高。坦白说,我们厂目前没有直接加工哈氏合金和蒙乃尔合金的经验。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和不断改进的加工能力。尤其是对于高精度、难加工材料的零件,我们有独特的解决方案。比如前段时间,我们就成功为另一款出口泵试制了钴基耐磨合金的衬套,精度和光洁度都达到了德国同类产品的标准。”
他巧妙地将攻克耐磨衬套的功绩拿出来作为例证,同时暗示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特殊能力。
香港商人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哦?钴基合金?那也很难加工。你们有样品吗?”
钱卫东反应很快,立刻接口道:“有!小秦,你不是带来了吗?”
秦奋从随身携带的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用绒布包裹的、他之前做出的耐磨合金衬套样品。
当那个闪烁着金属光泽、加工得如同艺术品般的衬套展现在香港商人面前时,他脸上的惊讶变成了真正的赞赏。他拿起衬套,仔细地观察着内孔和外圆的光洁度,甚至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便携式的小放大镜查看细节。
“了不起!这真的是你们自己做的?”香港商人抬头看着秦奋,眼神中充满了探询。
“是的,从材料分析、工艺制定到刀具选择、实际加工,都是我们独立完成的。”秦奋不卑不亢地回答。
香港商人沉吟了片刻,又问了几个关于加工设备、检测手段的问题,秦奋都一一作了回答。
最终,香港商人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秦奋:“我叫梁永昌,香港远东工程公司的。小兄弟,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样吧,关于特种泵的合作,我们可以后续再谈。不过,我对你们加工这种高精度零件的能力很感兴趣。我们公司经常需要一些非标的、小批量的精密零件,用在一些进口设备的维修或者改造上。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接这种单?”
秦奋的心脏猛地一缩!这……这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吗?直接接触终端客户,而且是需求小批量、高精度零件的客户!
“梁先生,非常感谢您的认可!”秦奋双手接过名片,郑重地说道,“精密零件加工,正是我们的专长!无论是什么材料,什么精度要求,只要您有图纸,我们都愿意尝试,并且保证质量!”
由于秦奋没有自己的名片,他只能借用钱卫东的名片,在背面写上了星辰精密的地址和自己的名字。
梁永昌收好名片,笑着点点头:“好,等我回香港后,整理一下手头的需求,到时候会联系你们。希望我们有机会合作。”
说完,他便转身离开了。
看着梁永昌远去的背影,秦奋握着那张印着“香港远东工程公司董事梁永昌”的名片,手心微微出汗。旁边的钱卫东和李科长也是一脸的惊喜和感慨。
“小秦,行啊你!真人不露相!”李科长拍了拍秦奋的肩膀,“几句话就把香港老板给镇住了!还可能拉来订单!”
钱卫东也笑着说:“我就说让你来没错吧?你这技术水平,放在哪里都发光!刚才你说得真好,有理有据,不卑不亢,给我们水泵厂,不,给我们省机械行业都长脸了!”
秦奋谦虚地笑了笑,但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这只是广交会的第一天,他就已经与潜在的海外客户建立了直接联系,并且对方的需求正好切中了他的优势领域——高精度、小批量、非标零件加工!
这不仅仅是可能带来订单,更重要的是,它验证了秦奋之前的判断,在庞大的外贸体系中,即使作为个体户,只要拥有过硬的技术和独特的产品,就一定能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夕阳西下,第一天的展会渐渐接近尾声。秦奋随着人流走出展馆,回头望了一眼那依旧灯火通明的巨大建筑。今天的经历,像是在他眼前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窗外是波澜壮阔的全球市场。虽然前路依旧充满未知和挑战,但他的心中,已经燃起了更加炽热的火焰。
广交会,仅仅是一个开始。真正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