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46章 区域龙头,初具规模(第2页)

秦奋找了个简陋的招待所住下,放下行李,便迫不及待地走上街头。他漫无目的地走着,像一个好奇的孩子闯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新世界。

低矮的铁皮房和正在兴建的高楼大厦并存,泥泞的土路和刚刚铺好的水泥路交错。路边是各种各样、临时搭建的摊位和店铺,售卖着各种商品,从服装鞋帽到五金零件,从港台磁带到进口零食,琳琅满目,很多东西秦奋在内地根本没见过。讨价还价声、叫卖声、机器的轰鸣声、汽车的喇叭声……所有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喧嚣。

他走到当时还比较靠近边境的罗湖桥附近。虽然无法靠近,但远远地能看到对面香港的模糊轮廓,能感受到那种近在咫尺却又截然不同的气息。一些提着大包小包、神色警惕的人匆匆往来,更增添了几分神秘和特殊。

几天下来,秦奋的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震撼!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他想起自己的星辰精密,那个刚刚起步、只有几台旧机床的小作坊,在深圳这股汹涌的时代洪流面前,渺小得如同一叶扁舟。他想起师傅刘国栋那一代老工人的按部就班、精雕细琢,固然可敬,但在这里,似乎完全是另一套规则。速度!效率!机会!这才是深圳的主旋律!

他也看到了巨大的机会。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必然需要无数的五金、建材、机械零部件。而随着外资的涌入和新兴产业的萌芽,对精密加工的需求,未来一定会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他那几台看似不起眼的机床,如果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定位,或许能发挥出远超在内地的价值。

秦奋开始有意识地收集信息。他不再只是闲逛,而是专门去寻找那些可能与机械加工相关的场所。他在一些工业品市场转悠,询问各种零件的价格和来源。他发现,这里的确有一些从香港流入的二手设备和工具,虽然价格不菲,但型号更新,性能也更好。他还特意留意了电子元器件市场,看到那些花花绿绿的电阻、电容、集成电路,虽然很多他还不认识,但直觉告诉他,这背后是一个潜力无限的金矿。

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饭馆里,他听旁边桌的人聊天,唾沫横飞地谈论着“三来一补”、“进料加工”、“批文”这些他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词汇。他默默地听着,将这些信息记在心里。他还尝试着和一些看起来像生意人的人搭话,虽然因为口音和身份的隔阂,交流并不顺畅,但也零零碎碎地了解到一些特区的政策信息和商业运作模式。

他还看到了差距。这里的人,无论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似乎都有一种强烈的商业意识和冒险精神。他们敢想敢干,为了抓住机会可以不辞辛苦,甚至不择手段。相比之下,自己虽然有着超越时代的知识,但在商业嗅觉和闯劲上,似乎还有提升的空间。

在深圳待了一个星期,秦奋感觉自己像是被彻底洗礼了一遍。临走前一天晚上,他站在招待所的窗前,望着远处工地上彻夜不息的灯火和塔吊轮廓,心潮澎湃。

深圳,这片充满活力和混乱的土地,给他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它让他看到了差距,感受了危机,但更多的是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必须尽快发展壮大!”秦奋握紧了拳头,“星辰精密不能只做个小作坊,我要把它打造成真正的现代化工厂!南方,特别是深圳,将是未来最重要的战场!”

原材料的问题,或许可以尝试从这边想想办法?比如,能不能通过某些渠道,接触到香港那边的供应商?或者,利用特区的政策,做一些进出口相关的业务?这些念头在他脑海中盘旋。

他知道,这次南下只是一个开始。建立南方渠道,将是星辰精密下一步发展的关键。他甚至开始构思,未来是否有可能在深圳设立一个办事处,甚至分厂?

归途的火车上,秦奋不再是来时那个仅仅带着好奇和一丝期望的年轻人。他的眼神更加深邃,心中已经有了一张更加宏大和清晰的蓝图。深圳的震撼,如同催化剂,加速了他内心那颗名为“野心”的种子生根发芽。前路依然充满未知和挑战,但他已经嗅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个工业霸主的时代,正在南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