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45章 电扇标准,由我来定!(第2页)

赵厂长之前主动提出让星辰精密优先承接他们的加工活,这算是一个人情。现在自己遇到了困难,去向他请教或者寻求帮助,似乎顺理成章。

打定主意,秦奋第二天一早就提了两瓶市面上比较紧俏的“泸州老窖”,敲开了赵厂长办公室的门。

“哟,秦奋老弟,稀客啊!”赵厂长正在看报纸,见到秦奋,热情地站了起来,“快坐快坐!上次的模具修得太及时了,帮了我们大忙!”

“赵厂长您太客气了,举手之劳。”秦奋笑着把酒放在桌上,“这不是刚搬过来,跟您当邻居嘛,一点小心意,以后还要请您多多关照。”

赵厂长看了一眼酒,也没推辞,笑呵呵地让秦奋坐下:“你太客气了!说吧,老弟,今天来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

秦奋也没绕弯子,直接说明了来意:“赵厂长,不瞒您说,我这小厂刚开起来,遇到点难处。主要是这个原材料成本太高了,我们个体户只能从市场上买高价料,利润薄得很。我就想跟您打听打听,像您这边的五金厂,有没有什么路子,能搞到比市场价便宜点的钢材什么的?”

听秦奋提到原材料,赵厂长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点了点头,叹了口气:“唉,你算是问到点子上了!这材料啊,就是咱们这些小厂的命根子!国营大厂吃肉,咱们能喝口汤就不错了。”

他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子喝了口水,继续说道:“计划内指标?咱们这种街道小厂,想都别想。不过嘛,路也不是完全死的。”

秦奋精神一振,凑近了些:“哦?还请赵厂长指点指点。”

“我们厂,还有市里其他一些二轻系统的集体小厂,有时候能通过局里协调,拿到一些‘处理材’或者‘协作材’。”赵厂长解释道,“就是有些大厂淘汰下来的旧设备拆卸的钢材,或者生产过程中多余的、规格不太标准的,再或者是一些库存积压品。这些东西呢,质量肯定不如正规的计划内新料,但价格能比市场价便宜不少,大概能便宜个两三成吧。我们拿回来,修修补补,或者用在要求不高的地方,也能凑合。”

便宜两三成!秦奋心里快速算了一下,如果能拿到这个价格的材料,他的利润率就能提高一大截!而且,他有信心,凭借自己和王建军的技术,即便是所谓的“处理材”,只要不是有硬伤,也能把它加工成合格的零件。

“赵厂长,那这种材料,好弄吗?”秦奋急切地问。

“不好弄!”赵厂长摇摇头,“这得看机会,看局里和大厂那边的脸色。有时候几个月都没有,有时候碰巧了能分到一点。而且,通常也是优先供应给系统内的‘亲儿子’,像我们这种街道厂,能分到的也是人家挑剩下的。”

秦奋听明白了,这种渠道不稳定,量也有限,而且还有内部的亲疏远近。

他沉吟了一下,试探着问道:“赵厂长,那……有没有可能,下次您这边拿到这种材料的时候,匀给我一部分?价格按您拿到的价,我再给您加点辛苦费,或者……您厂里以后所有的加工活儿,我都免费给您做!”

赵厂长看了秦奋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玩味:“秦奋老弟,你这算盘打得精啊!免费加工?呵呵,听起来倒是不错。”

他手指敲了敲桌子,似乎在权衡。过了片刻,他说道:“免费加工就不用了,亲兄弟明算账。不过,看在你帮我们解决了模具难题,而且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份上,这个忙,我可以试试帮你。”

秦奋大喜过望:“那太感谢您了赵厂长!”

“先别急着谢。”赵厂长摆摆手,“我丑话说在前面。第一,这种材料不是随时都有,得等机会。第二,量肯定不会太大,能匀给你多少算多少。第三,质量方面,好坏都有,你自己得会看,买定离手,不能退换。第四,这事儿,得悄悄地干,不能声张,毕竟不太合规矩。”

“明白!明白!”秦奋连连点头,“赵厂长您放心,规矩我都懂!只要能拿到比市场价便宜的料,我就烧高香了!”

“行吧。”赵厂长点点头,“正好,前两天局里刚开过会,好像说钢厂那边有一批库存的圆钢要处理,规格可能有点杂。我帮你去问问,看能不能搭上车,给你弄个几吨回来。成了的话,我通知你。”

“哎!太好了!赵厂长,您这可是帮了我大忙了!”秦奋激动地站起来,再次道谢。

从赵厂长办公室出来,秦奋感觉脚下的路都轻快了几分。虽然八字还没一撇,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希望。价格双轨制下隐藏的“油水”,对于他这样的个体户来说,哪怕只是边缘的一点点,也足以滋润干涸的土地,让刚刚破土的幼苗获得宝贵的生机。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这种“蹭”来的材料肯定无法满足需求。但至少在当前这个阶段,这能极大地缓解成本压力,为星辰精密争取到宝贵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回到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似乎也变得悦耳动听起来。秦奋走到自己的车床前,拿起一块待加工的45号钢毛坯,掂量了一下。这一次,他感觉到的不仅仅是金属的重量,更是一种沉甸甸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个时代充满了挑战,但也遍地都是机会,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敢于抓住机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