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技术积累,图谱再升级(第2页)
“价格战,那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玩的把戏。”秦奋在心中对自己说,“我的‘星辰精密’,要做的是‘价值战’!用别人无法企及的技术,提供别人无法替代的价值,这才是我的立身之本,也是未来发展壮大的根基!”
他很清楚,“四方”那样的竞争对手未来肯定还会出现,甚至会更多。市场经济的大潮一旦涌起,各种各样的参与者都会被卷入其中。有人想赚快钱,有人想投机取巧,有人想凭价格搏杀。但他必须保持清醒,明确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星辰精密”要做行业里的“特种兵”,专门啃硬骨头,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据有利地位,拥有定价权,并获得丰厚的利润,为后续的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张积累资本。
当然,坚持“价值战”并不意味着可以漫天要价。价格必须与价值相匹配。十二块钱一件的诱导轮,价格确实不低,但秦奋有信心让水泵厂觉得这钱花得值,甚至物超所值。他要用无可挑剔的质量,来巩固自己的“价值”标签。
想到这里,秦奋不再耽搁。他将合同和领料单小心收好,然后重新走到工作台前,再次铺开了那张诱导轮的图纸。
耐磨铸铁ht250,硬度不算太高,但组织不够均匀,切削时容易产生鳞片状毛刺,对光洁度有影响。而且铸铁性脆,切削力过大或刀具不锋利,容易造成崩边。
最难的部分,还是那几个复杂的曲面流道,既要保证型线的准确性,又要达到ra0.8的光洁度。这在没有数控机床、没有专用仿形设备的普通车床上,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秦奋的目光在图纸上逡巡,大脑高速运转,一个个加工方案在脑海中浮现、推演、优化。
直接用成型刀具?可以保证型线,但刀具制造和刃磨难度极大,而且对于ra0.8的光洁度,一把刀具的耐用度恐怕很低,加工成本会很高。
靠模仿形法?用样板和百分表控制刀架移动,对操作者的技艺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出错,效率也低。
秦奋最终决定,采用两者结合,并辅以特殊工艺的方式。
他计划先用自己设计磨制的、带有近似曲率的宽刃精车刀,进行半精加工,尽可能地逼近最终的型线和尺寸,并获得较好的基础光洁度。
然后,再制作几把小型的、带有精确曲率半径的、用油石精细研磨过的高速钢刮刀。利用车床的低速转动,以极其精细的手法,对曲面进行刮削修整。刮削可以有效地去除半精加工留下的微小波峰,并进一步提高光洁度。这类似于钳工刮研的原理,但应用在旋转的曲面上,难度更高。
最后一步,如果刮削后的光洁度仍未能完全达到ra0.8,他甚至准备了“终极武器”——用自制的、带有柔性磨料的小抛光轮,进行最后的抛光处理。
这套方案,对刀具的设计与制造、操作者的手感与经验、以及对车床状态的精准把握,都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体现出了“星辰精密”的独特价值。这种近乎于手工艺品制作的精密加工方式,是普通的加工点或者大厂流水线难以复制的。
明确了加工方案,秦奋立刻行动起来。他从自己储备的各种高速钢刀条中,挑选出几根材质上好的,开始在砂轮机旁忙碌起来。火花飞溅,映照着他专注而认真的脸庞。
他不仅仅是在磨制刀具,更是在打磨“星辰精密”的核心竞争力。每一把精心制作的刀具,每一次对工艺极限的挑战,都是在为“价值战”增添砝码。
这一次,他不仅要赢得订单,更要赢得对手无法企及的声誉。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星辰精密”出品,必属精品!这,就是他选择的道路,一条布满挑战,却也通往辉煌的价值之路。
仓库外,城市的喧嚣依旧。而仓库内,一个人的工业升级之路,正在以一种低调而坚定的方式,继续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