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一九八四,国庆阅兵的震撼!(第2页)
“接下来,就看研磨和抛光的了。”秦奋深吸一口气。
他先将转速降到很低,然后将涂抹好金刚石研磨膏的铸铁研磨套小心地套在旋转的轴颈上,双手轻轻施加压力,并做着轴向的往复运动。研磨膏中的微小金刚石颗粒,在压力下开始对轴颈表面进行微量切削。
这是一个极其枯燥且需要极大耐心的过程。秦奋需要不断地调整压力和往复速度,并时刻注意研磨的声音和手感,防止研磨过度或者产生新的划痕。每研磨一小段时间,他都要停下来,用煤油仔细清洗工件和研磨套,然后在灯光下用放大镜观察轴颈表面的变化。
星星点点的微小麻面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均匀的、略显暗淡的光泽。尺寸也在一点点地接近最终要求。经过大约半个多小时的精细研磨,秦奋再次测量,尺寸已经非常接近目标值,圆度也提高到了0.003毫米以内,光洁度目测大约在ra0.4左右。
“最后一步,抛光!”
秦奋换上精心准备的硬木抛光轮,涂上绿色的氧化铬抛光膏,将转速适当提高,再次重复之前的动作。这一次,他施加的压力更轻,动作更柔和。硬木轮在高速旋转的轴颈上摩擦,配合抛光膏的作用,对表面进行最后的“熨烫”。
奇迹发生了!
随着抛光轮的移动,轴颈表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光亮,之前研磨留下的细微痕迹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完美的镜面光泽!灯泡的光线照射在上面,反射出清晰而耀眼的光芒!
秦奋停下车床,小心翼翼地取下工件,用干净的绒布轻轻擦拭。看着那段光可鉴人的轴颈,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虽然没有专业的粗糙度仪,但凭借他后世的经验判断,这光洁度,绝对达到了ra0.2,甚至可能更好!
第一件试制成功!
有了第一件的成功经验,秦奋信心大增。他总结了刚才操作中的一些要点和需要注意的细节,优化了部分工序的时间分配,然后开始了后续三十件的批量加工。
这是一个极其消耗精力和体力的过程。每天除了必要的吃饭和短暂的休息,秦奋几乎都泡在仓库里。单调的机器轰鸣声、刺鼻的切削液气味、高强度的精神集中,不断考验着他的意志力。
磨刀、上料、粗车、半精车、精车螺纹、精车轴颈、研磨、抛光、清洗、检验……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马虎。尤其是最后的研磨和抛光,更是对手艺和耐心的极致考验。
时间一天天过去,仓库角落里,用油纸仔细包好的成品涡杆也一件件地多了起来。
终于,在下周四的下午,最后一根涡杆也完成了所有工序,静静地躺在检验台上。秦奋用尽最后的力气,对所有三十件成品进行了最终的复检。
尺寸,全部合格!
螺纹精度,全部合格!
圆度,全部优于0.003毫米!
光洁度,目测全部达到镜面效果,满足ra0.2要求!
成功了!在没有任何现代化精密设备辅助的情况下,仅凭一台经过改造的普通车床和一双巧手,以及远超时代的知识和经验,秦奋再次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当秦奋按照约定的时间,将三十件包装完好的涡杆送到东方仪表厂孙建国手中时,孙建国和他们技术科的几位同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就是秦师傅您做的?”孙建国拿起一根涡杆,凑到眼前,看着那闪闪发光的轴颈和规整精密的螺纹,震惊得无以复加,“这光洁度……我的天!比我们厂那台进口精密磨床磨出来的还好!”
旁边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也拿起一根,用手指肚小心地触摸着轴颈表面,闭上眼睛感受了片刻,然后猛地睁开眼,激动地说:“光滑!太光滑了!几乎感觉不到任何粗糙感!这绝对是ra0.2以上的水准!”
他们立刻拿到检验室,用厂里最精密的仪器进行检测。结果很快出来,各项指标全部合格,而且裕度相当大,尤其是光洁度和圆度,甚至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神了!真是神了!”检验室的师傅也连连赞叹。
孙建国激动地握着秦奋的手,连声道谢:“秦师傅!您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太感谢了!太感谢了!”
“费用!费用!”孙建国想起了什么,连忙拉着秦奋去财务科结账。三十件,每件五块,总计一百五十元。这次财务科非常痛快,很快就将现金交到了秦奋手中。
拿着这笔比上次更多的“巨款”,秦奋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不仅仅是一百五十块钱,更是对他技术价值的再次肯定,也是“星辰精密”在高精度零件代工领域打响的又一炮!
孙建国一直把秦奋送到厂门口,热情地说:“秦师傅,这批仪表装配好,测试通过后,我们后续还有几百件的订单,到时候肯定还找您!您可千万得给我们留着档期啊!”
“没问题,孙科长,只要有活儿,提前打招呼就行。”秦奋笑着答应。
骑车离开东方仪表厂,秦奋的心情格外轻松。他知道,经过三分厂和东方仪表厂这两单高难度、高质量的订单,“星辰精密”的名声,已经在小圈子里彻底打响了。那些国营大厂解决不了的、或者不屑于接的小批量、高精度零件加工,将会成为他现阶段最主要的业务来源和利润增长点。
“星辰精密”,正在依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精准地切入了市场的缝隙,开始在代工高精度零件这条道路上,稳步前行。虽然目前还只是一个人、一台机床的小作坊,但秦奋相信,这颗“星辰”,终将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前方的路,似乎一下子开阔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