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财源滚滚,实力初显(第2页)
马主任连忙拿起一个导丝钩,凑到窗户边,对着光线仔细看了起来。他先是惊讶于零件整体的光洁度和规整度,比他们自己做的那些歪歪扭扭的废品强了不止一个档次。然后,他的目光聚焦在那几个关键的小孔上。
“这……这孔壁……好亮!”旁边一个戴眼镜的技术员也凑过来看,忍不住低呼一声。
马主任拿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对着小孔仔细观察,又用手指捻了捻,感受着零件的质感。他的表情从最初的审视,慢慢变成了惊讶,最后化为一种难以置信的惊喜。
“走!去检验科!”马主任猛地一拍桌子,拿着零件就往外走,其他人也呼啦啦地跟了上去。
三分厂的检验科,设备自然比不上总厂,但也配备了一些基本的测量仪器,包括一台投影仪、几台精度还不错的千分表和杠杆百分表,还有一个用来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比较仪。
检验科的老师傅姓王,是个一丝不苟的老头。他接过马主任递来的零件,也有些惊讶于这零件的外观质量,但还是按照流程,开始进行严格的检测。
他首先将零件固定在投影仪的工作台上,将小孔的影像放大几十倍,用来检查孔的圆度和直线度。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孔的边缘光滑、滚圆,没有明显的波纹和变形。
然后是同轴度检测。王师傅用厂里精度最高的杠杆百分表,配合v型块和顶尖,小心翼翼地测量着几个小孔之间的相对位置。表针的摆动幅度极小,看得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怎么样?老王?”马主任忍不住催促道。
王师傅抬起头,扶了扶老花镜,脸上带着惊讶的神色:“老马,这……这同轴度,我反复测了几次,最大偏差……好像不到0.006毫米!”
“多少?!”马主任以为自己听错了。
“不到六个u!”王师傅加重了语气,“比图纸要求的八个u还好!”
“嘶——”周围响起一片抽气声。几个原本还抱着怀疑态度的技术员和老师傅,看向秦奋的眼神彻底变了。这简直是神乎其技!
接下来是光洁度。王师傅用比较仪与标准样块进行对比,虽然不能给出精确的ra值,但他经验丰富,很快就得出了结论:“光洁度肯定达标了,我看比我们厂磨床磨出来的ra0.4的样块还要光亮一些!”
其他几件零件的检测结果也陆续出来,无一例外,全部合格,而且精度指标都优于图纸要求!
马主任拿着检测报告,双手都有些微微颤抖。他激动地走到秦奋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小秦!好样的!真是好样的!你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困扰了整个车间多日的难题,居然被这个年轻人用一台看似不起眼的旧车床,一夜之间就攻克了!
“马主任,您看这活儿……”秦奋微笑着问道。
“干!必须让你干!”马主任斩钉截铁地说,“剩下的四十二件,全部交给你!价格……价格你说!只要不太离谱,我给你批!”他现在对秦奋是彻底服气了,也意识到了这个年轻人的价值。能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这本身就值高价!
秦奋心里盘算了一下。这个活儿难度高,耗时长,而且他投入了自己磨制的特殊刀具和大量的精力。他伸出三根手指:“马主任,一件……三块钱的加工费,您看怎么样?”
三块钱一件!这个价格在当时绝对不算低了,要知道,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五六十块钱。马主任旁边的一个技术员刚想说“太贵了”,却被马主任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马主任心里飞快地算了一笔账。他们自己加工,废品率超过六成,光是材料浪费和工时损失就不得了,而且眼看交货期将至,完不成任务,整个车间的奖金都要泡汤,他这个主任也难辞其咎。秦奋能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这三块钱一件,看似贵,实则值!
“行!三块钱就三块钱!”马主任当场拍板,“小秦,剩下的料你今天就拉走,下周一之前,能全部交货吗?”
“没问题!”秦奋自信地回答。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他对后续的加工更有把握了。
谈妥了生意,马主任又热情地留秦奋吃饭,但被秦奋婉拒了。他现在只想赶紧把剩下的毛坯拉回去,趁热打铁,把这第一笔订单圆满完成。
临走前,马主任亲自把秦奋送到厂门口,紧紧握着他的手说:“小秦,以后我们厂再有类似的疑难杂活,我第一个找你!你这技术,我老马服了!”
骑着自行车,载着剩下的四十二件毛坯料,秦奋的心情无比舒畅。虽然忙碌了一天一夜,身体有些疲惫,但精神却异常亢奋。他不仅成功拿下了“星辰精密”的第一笔订单,更重要的是,他用实实在在的技术和成果,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尊重。
望着湛蓝的天空,秦奋默默地想道:在这个百废待兴、同时也充满机遇的时代,技术或许是敲门砖,但真正能让“星辰精密”这块招牌立起来,走得更远、更稳的,只有两个字——质量!
没错,质量就是生命线!
从这第一笔订单开始,就必须将这两个字刻进骨子里,成为“星辰精密”永远不能动摇的根本。无论是现在这个小小的加工点,还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工厂、集团,这都将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阳光洒在秦奋年轻的脸庞上,也照亮了他脚下那条充满挑战,但也充满希望的道路。他的工业霸主之路,从这第一笔艰难但成功的订单,从对“质量”二字最深刻的领悟开始,正式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