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1章 一梦初醒,回到一九八零!(第2页)

“奋子!你到底起不起来?再磨蹭,扣工分了!”门外的催促声再次响起,语气已经带上了明显的不耐烦。

秦奋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当务之急,不是畅想未来如何波澜壮阔,而是要先融入这个时代,扮演好“秦奋”这个角色,活下去。

他掀开那床带着补丁的薄被,找到桌上那面边缘已经生锈的小圆镜。镜子里映出一张年轻而略显苍白的脸。五官还算端正,但眼神里带着一丝怯懦和茫然——那是属于原本的秦奋的。而此刻,在那怯懦之下,一抹来自未来的、锐利而深邃的光芒正在悄然凝聚。

他需要时间来适应这具身体,整理混乱的记忆,更需要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与众不同。在这个政治气氛依然敏感、人们思想相对保守的年代,任何过于出格的言行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来了来了!”秦奋模仿着记忆中原主有些唯唯诺诺的语气,应了一声。

他快速穿上那套浆洗得有些发硬的蓝色工装,蹬上那双鞋底快要磨平的解放鞋。动作间,属于原主的肌肉记忆和来自秦征灵魂的控制力在笨拙地磨合着。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门外站着一个和他年纪相仿、身材却壮实不少的青年,正是刚才喊门的王大力,和秦奋一同进厂的学徒,也是原主为数不多的“朋友”。

“你小子行啊,睡得跟死猪一样!昨儿被主任骂傻了?”王大力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语气带着调侃,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心。

“没……就是有点不舒服。”秦奋低着头,尽量模仿原主的反应。

“赶紧走吧,刘师傅那脸黑得跟锅底似的,估计是又跟他婆娘吵架了。”王大力说着,推了秦奋一把,两人快步向车间走去。

清晨的红星农机厂,已经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巨大的厂房里,各种车床、铣床、钻床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空气中弥漫的机油味更加浓烈,地面上随处可见油污。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装,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脸上带着一种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质朴而严肃的表情。墙上刷着巨大的红色标语:“抓革命,促生产”、“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秦奋一边走,一边快速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将眼前的景象与脑海中关于工业历史的知识相互印证。

这些设备……大多是仿制苏联的老旧型号,效率低下,精度堪忧。生产流程也相当粗放,管理混乱,很多环节都依赖工人的经验和责任心,缺乏标准化的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这就是1980年中国地方国营工厂的普遍现状。基础薄弱,技术落后,但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改进空间和潜力。

他的目光扫过一台正在运转的C6140型普通车床,听着那有些异常的噪音,脑海中瞬间就浮现出至少三种可以优化其传动系统、提高加工精度的方案。又看到旁边堆放的铸件毛坯,那粗糙的表面和明显的气孔砂眼,让他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这材料热处理和铸造工艺,简直是浪费资源……

这些源自未来几十年的经验和知识,如同本能一般,在他看到这些落后生产场景时,就自动开始分析、评估、寻找改进方案。

他强迫自己收回目光,低下头,跟在王大力身后,走进他们所属的第二金工车间。

车间里,一个身材不高、面色黝黑、表情严肃的中年男人正背着手站在一台机床旁,看着一个学徒操作。他穿着一身油污更重但明显更合身的工装,正是他们的带教师傅,刘国栋。

看到秦奋和王大力进来,刘国栋锐利的目光扫了过来,落在秦奋身上时,眉头明显皱了一下。

“秦奋!磨磨蹭蹭!不想干了是不是?昨天怎么跟你说的?操作规程记住了吗?再出问题,你就给我滚回家去!”刘国栋的声音不大,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周围几个学徒都缩了缩脖子。

秦奋的心头一凛。他能感受到刘国栋语气中的不满,也能从原主的记忆里找到对这位严厉师傅的畏惧。但他此刻的心境,早已不是那个十八岁的学徒。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低下头不敢作声,而是抬起头,迎着刘国栋的目光,用一种尽量显得诚恳和认真的语气说道:“刘师傅,对不起,我昨晚有点发烧,所以起晚了。我记住教训了,以后一定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不再犯错!”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清晰、沉稳,没有丝毫原主惯有的怯懦和闪躲。

刘国栋似乎愣了一下,大概是没想到平日里唯唯诺诺的秦奋今天会这样回应。他盯着秦奋看了几秒钟,眼神里闪过一丝诧异,但最终只是冷哼了一声:“哼!最好是这样!赶紧干活去!把那边那堆活塞销给我打磨了,尺寸公差看清楚,要是再废料,你这个月奖金别想要了!”

“是,刘师傅!”秦奋应了一声,快步走向角落里那台简陋的砂轮机。

王大力凑过来,低声说道:“行啊奋子,敢跟刘师傅顶嘴了?不过你今天看着是有点不一样哈。”

秦奋只是笑了笑,没有解释。

他拿起一个铸铁的活塞销毛坯,入手沉甸甸的,表面粗糙。按照工艺要求,需要将其打磨到指定的尺寸和光洁度。这是一个枯燥乏味、纯粹靠手感和经验的活计,也是学徒工最常干的杂活之一。

但此刻,秦奋握着这枚小小的活塞销,心中却涌起一股奇异的感觉。

这里,就是他的新起点。

这间嘈杂、落后、充满油污的车间,就是他未来征途的第一站。

从打磨一枚小小的活塞销开始,他将用来自未来的知识和灵魂,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撬动起属于自己的工业帝国!

他的目光,越过眼前飞溅的火星,投向了窗外那片广阔而充满未知的天空。

1980年的红星农机厂,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悄然楔入。历史的河流,似乎在这一刻,微微改变了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