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考取功名

  秦昭坐在最后一辆马车里。

  车厢里铺了厚垫褥,很暖和。

  秦昭靠着软枕,阖眸养神。

  从京城到广州,足有近千里,他不知道能睡多久。

  迷迷糊糊的时候,他听到了母亲轻轻唤他。

  秦昭睁开了眼,看到母亲泪流满面。

  “……我们回乡祭拜祖宗。”母亲哽咽,“这是规矩。阿昭,你别怪我……”

  秦昭一夜未曾合眼,此刻困极,强撑着精神,对母亲点点头。

  母亲抱住了他。

  马车摇晃。

  秦昭不知道自己昏睡了多久,反正醒过来的时候,马车已经停了,周围有喧闹的吆喝声和锣鼓声,似乎是赶集的时候。

  街道宽阔干净,两旁店肆林立。

  秦昭掀了帘子,朝街道看去。

  阳光洒满了大街,一片热闹繁华景象。

  秦昭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秦昭和他母亲从牛车上下来。

  他们的骡车,在秦家大宅附近停下来。

  大门口站着两名仆妇。

  看到秦昭和秦昭母亲下车,仆妇迎上来,躬身请他们进门。

  这宅邸占据了小半条巷子,屋舍巍峨。

  进门之前,秦昭就见大门口挂了两串红灯笼,上面写了喜庆吉祥的字样,显然是要办喜事。

  府里人来人往,宾客络绎。

  母亲牵着秦昭,穿过垂花门,进入了后宅。

  后宅有个很大的花园。

  花园里姹紫嫣红,百花争艳。

  远处假山亭阁,飞檐斗拱,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

  秦昭母亲带着他绕过了花园。

  后宅的主楼,是正堂和两间偏殿,其余的厢房,都是各自独立的。

  母亲指了左边的一栋小院落,对秦昭道:“咱们就住那里。”

  这座小院落,是整个正宅最破烂的。

  墙壁斑驳脱落,窗户上的琉璃裂痕密布。

  秦昭微讶。

  他看着母亲。

  母亲道:“这是我嫁妆。”

  母亲娘家姓赵。

  她嫁给父亲的时候,她爹娘穷苦,家境贫寒。

  她嫁过来的时候,她父亲还没有考取功名。

  她爹娘只拿了聘礼,并没有给她置办任何陪嫁。

  她娘家人说,等秦晋科举高升的时候,给她买个更加漂亮的院子;而秦晋现在还没有出息,不值得她委屈自己。

  后来,父亲死了。

  娘家人就把这件事抛诸脑后,不管不顾让她跟着父亲过日子了。

  这座小院子,是她父亲在世的时候置办的。

  她嫁过来的时候,带了几十亩田产,还有一座宅子,除了一些衣物和吃食,都留给娘家人了。

  秦昭没想到,他母亲居然会有这座小院子。

  秦昭沉吟片刻。

  他对母亲道:“……既然如此,咱们就暂且住这里吧。”

  母亲含泪点点头。

  秦昭的奶奶,也是母亲的亲妹妹,今年七十岁。

  秦昭奶奶常年卧床休养,她不太懂庶务。

  秦家三个孩子,长孙秦晋已经出仕了,剩下的两个儿子分别是大哥和四叔。

  三嫂的父亲是秀才,在南方某个县任职,偶尔寄钱回来。

  四叔和母亲同村。

  他父亲在广州,家境殷实,四婶和四叔是同村的,他们的关系也很好。

  秦家的大爷,娶了个寡妇。寡妇是秦昭的二姨,她丈夫在江宁任通判。

  他家是江宁数一数二的豪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