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跟风模仿(第2页)
沈继宗的检查报告是在三周后出的。
医院通知沈兴国过去拿报告,沈兴国想找沈钦载自已过去,被沈钦冷漠地拒绝了。
沈兴国抱怨不已,是沈钦自已说的叫上他一起去拿报告,临了他却推诿不去,简直过分!
沈兴国也没办法,只能自已带着孩子坐公交过去。
至于保姆小杨,在给完严菁五万块钱后,就被沈兴国辞退了。
没办法,手里的钱再不节省一点,他要养不起孩子了。
医生将检查报告递给沈兴国。
遗憾地告诉他,没有翻盘,孩子确诊唐氏综合征。
不过好在孩子没有心脏问题,目前也没检测到其他并发症。
听完医生的话,沈兴国只觉得天都塌了。
他寄予养老厚望的儿子是个残废,将来连自已都养活不了,还怎么给他养老!
沈兴国失魂落魄从医院出来。
他把所有过错都怪到沈茹身上,越发坚信都是沈茹和她的客户诅咒的。
沈兴国满腔怒气去找沈茹算账,却惊讶地发现,沈茹的培训班竟然换老板了!
沈茹不干了。
在一个星期之前,沈茹就把她的培训机构转给了别人!
他火急火燎找到沈茹家里,却连沈茹的人影都没看到。
隔壁邻居说沈茹已经很久没回来了。
沈兴国给两个儿子打电话,也没人理他。
沈兴国没办法,厚着脸皮找到了街道办,想让街道办调解。
街道办联系上沈茹,才知道沈茹已经离开了阳城,搬到了首都跟女儿一起生活。
沈茹放言,沈兴国想要钱就去法院告她,她在首都等着。
反正她现在也没有工作,更没有一分进账。
别说那些不切实际的鉴定费检查费,就是赡养费,沈兴国都不一定能拿到。
沈兴国差点没气死!
好了,大女儿这里这下啥都捞不到了。
沈茹实在厌烦了沈兴国这个亲爹。
受沈茵的启发,沈茹觉得还是远离沈兴国比较好。
加上陈宝梅也提醒过她,教培不是长久之事,减负势在必行。
沈茹是做这一块的,多少也能从一些政策导向上看出蛛丝马迹。
于是她索性早做打算,直接把机构盘了出去,到首都投奔女儿蒋琪琪。
鞭长莫及,沈兴国就是想找她麻烦,也得掂量一下这上千里的路程。
即使沈兴国真来了首都,想找她也无异于大海捞针。
陈宝梅对沈茹的决定自然是支持的。
沈茹在首都有房子,手里又有不少存款,阳城的房子又在收着租金,即使后半辈子不工作,沈茹也不愁生计。
母女俩在一处,还有个照应。
自从之前陈宝梅免费助农,给大闸蟹做推广之后,有不少助农产品找上陈宝梅帮忙做推广。
陈宝梅挑了一些有代表性,产品也不错的接下。
因为影响力比较大,她还评上了阳城这一年度的三八红旗手,不仅上了新闻报纸,还上了当地的新闻电视台。
沈兴国在电视上看到陈宝梅,嫉妒得差点把电视砸了。
不过陈宝梅做短视频的事情,倒是给了他灵感。
陈宝梅拍一个做饭的短视频都能这么火,那他也拍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