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听风吟 作品

第64章 马关契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廿三(1895年3月19日),日本马关春帆楼的纸门映出两道斜影。李鸿章面颊的枪伤裹着纱布,血渍在绢布上晕成枯梅,桌案摊开的《条约草案》第十款墨迹未干:“割辽东、台澎,偿银三万万两……”

檐角铜铃骤响,一缕墨汁从条款缝隙钻出,凝成蝌蚪状的甲骨文,噬咬着“奉天省”三字。随行医官陆奥宗光惊呼:“伤口青斑在游动!”李鸿章按住脸颊,指缝间渗出靛蓝汁液——那并非脓血,而是昨夜从黄海沉舰“致远号”残骸里飘来的磷火。

子时,驿馆地砖裂开漩涡,李鸿章坠入一方柏木柜台前。幽冥当铺的掌柜指尖捻着《马关条约》残页,页脚盖着慈禧用蔻丹画的凤纹暗记:“李中堂典当何物?”

“北洋水师最后七艘雷艇的轮机编号。”李鸿章解下黄马褂内衬,金线绣的龙鳞剥落三片,“再加这件光绪爷亲赐的‘五爪暗龙补’。”

柜台忽现裂缝,无数焦黑手臂从《中日修好条规》旧约里伸出,争抢龙袍碎片。掌柜冷笑:“龙气早被懿旨吸干,这些……只够换一粒止疼丸。”

李鸿章突然撕开面颊纱布,青蓝磷火裹着半枚弹头落入托盘:“那加上邓世昌撞‘吉野号’时,嵌进我颧骨的舰炮撞针?”

甲骨文当票骤燃,夏代龙玺盖印处浮出小篆:“典当成,赐尔‘裱糊匠’神通——补大清漏洞七日。”

次晨谈判,伊藤博文摊开新草案,辽东割地范围竟扩至山海关。李鸿章袖中龙袍补丁发烫,砚台忽蒸腾起渤海咸雾,雾中隐现光绪朱批:“争一分是一分。”

他挥毫蘸雾,笔尖戳向地图:“澎湖可割,但金门、厦门需划为非战之域!”墨迹落处,纸面窜出千百条墨色蛆虫,疯狂啃食“金门”二字。伊藤的怀表咔嗒裂开,表盘钻出戴斗笠的骷髅,齿缝叼着《江华条约》残片——正是二十年前李鸿章亲手签下的第一份屈辱约书。

“李中堂忘了?”骷髅下颌开合,“当年您用朝鲜关税权换日本退兵,今日该连本带利还了!”

第三日深夜,李鸿章伤口青斑暴涨。陆奥宗光用手术刀挑开腐肉,血管里竟游动着《尼布楚条约》的满文篆字!窗外骤起狂风,春帆楼匾额砸落,匾后露出北斗第七星“摇光”的星图裂痕——幽冥当铺的灯笼正卡在裂缝中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