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听风吟 作品

第124章 渭水誓(第2页)

七月丙辰夜,霍邑城下,守将宋老生惊恐地发现,唐军阵中飘起前朝旗帜。那些士兵面容模糊不清,铠甲之下空空如也,刀剑劈砍时化作黑雾,转瞬又在别处凝聚——分明是周武帝灭佛时诛杀的僧兵怨灵。李世民率轻骑冲锋,战马突然人立嘶鸣,他抬眼望去,只见父亲高举的玉圭中钻出一条黑龙,所过之处,隋军如割倒的麦秆般纷纷倒地。战后清点尸首,半数死者颈后都有朱砂画的梵文,正是开皇年间造像奴的烙印。

武德元年正旦大典,李渊抚摸着龙椅扶手上的螭纹,却惊觉玉圭裂纹已悄然蔓延至掌心。此后,每当他在太极殿提及“秦王”二字,梁柱间便传来铁链拖曳的声响,那一夜的交易,不仅典当的是次子的寿命,更是玄武门之变的可怕伏笔。

某夜暴雨倾盆,平阳公主看见二哥在庭院中舞剑,剑光过处,竟斩落自己的影子。次日太医署记载:“秦王呕血三升,血中杂有梵文经卷残片。”

武德九年六月初三,长安城上空三百只寒鸦盘旋嘶鸣。李渊独坐甘露殿,手中玉圭突然崩裂,碎屑中浮现出当年契约的甲骨文:“以子寿易鬼兵,父业承则子殁。”玄武门的喊杀声渐渐逼近,他恍惚看见傩面掌柜站在血泊中拨弄算盘。二十八枚铜钱落地,拼凑出的,恰好是“贞观”二字的笔划数。待李世民登基之日,玉圭残片化作黑蚁,将契约内容蚀刻在新帝枕边的《氏族志》上,一段充满神秘与血腥的历史,就此被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