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下学期开学我就回北大(第2页)
许大茂也是副厂长,主要负责采购和销售。
他欠你们的钱,我担保,三年内分批还清。
具体的招人工作就交给许大茂来处理,地皮我已经选好,在左安门外面,郊区那边。
将来商场建好了,也不会影响你们开店。”
刘海忙说:“做领导我当然愿意,不过李建设,我还是更想做生意。”
“这就是在做生意。”
李建设说道:“与其去倒卖电视机,不如 ** 家的产品。
产品生产出来后,按工厂价给你们,再在外头开店,岂不是赚得多?而且卖自家的东西更踏实,不用担心被骗。”
刘海中略加思索后道:“这个主意不错。”
“李建设,我也同意了。
我来帮你,关于住宿怎么办?”
易中海之所以愿意借钱给许大茂,甚至花钱买店铺,就是为了避免被留在四合院,失去自由。
“工厂会建宿舍,提供食宿,每个人都有 ** 房间,和干部楼一样。
食堂供应三餐,我让傻柱的徒弟当主厨,味道肯定错不了。
时间上也很灵活,不用打卡,完成任务即可。
平时想过来找三大爷、傻柱或贾东旭都可以。”
李建设打算逐步实现更多想法,有些搁置太久会过时。
他也希望梁拉娣能自立谋生,做他的私人研发助手。
“我没有异议。”
易中海很开心,解决了食宿问题,还能随时见到傻柱和贾东旭,许大茂也在厂里,有刘海中作伴,这感觉真好。
阎埠贵急忙说:“李建设,这事跟我没关系!”
“三大爷,你就别装了!背着我和许大茂倒卖电视机,事先问过我吗?亏了也是活该。”
李建设的话让阎埠贵的脸涨红了。
易中海和刘海中都 ** 了。
是啊,他们为什么没问问李建设呢?
许大茂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一切源于他的决定,原本还想跟李建设竞争,结果失败了。
“三位大爷,先去傻柱那儿,让他准备一桌饭。
待会我过去一起聊天。”
李建设把其他人支开,他和许大茂还有话要说。
等人都离开后,李建设继续道:“大茂,我的任务是让你想办法把产品推销出去,无论卖多少,总利润的百分之五归你。”
京城如今有九百多万人口,数百万户家庭。
若每户买一口锅,即便只提成五毛,也能赚上百万元。
市场不仅限于京城,还能拓展到外地,尤其是农村。
你与其纠结其他事,不如跟我合作,我是你兄弟,怎会亏待你?我的眼光向来没错,何时亏过?
\"大哥,您就像我亲哥一样,我全听您的。
但能不能先借我点钱?我答应给春燕每月交二百元家用,这月交不上了。\"
许大茂已身无分文,只剩几十块。
\"滚一边去,一会儿吃完饭就给你发工资。
不是,许大茂,真不知怎么说你,等会儿肯定会被傻柱嘲笑。
到厂里好好干活,我叫花姐来监督,不听话就让她盯着你。\"
李建设认为厂里的看管文化可以继续,让别人也体会当年的艰辛。
他创办电锅厂是有依据的,专注于农村市场。
** 十年代,农村必备的大件只有几样:自行车、电扇、电视和电饭锅。
其中电饭锅最易生产、推广最快,毕竟家家做饭都用得着,利润虽薄,但销量能弥补。
春风饭店包间内,三位大爷、许大茂、贾东旭及闻讯赶来的阎家四兄妹、刘家两兄弟齐聚一堂,实属难得。
李建设未急于入内,在前台与唐艳玲闲谈。
他已经冷落她许久,是时候专心事业,不再纳妾。
但小姑娘执意跟随,也只能如此,饭店有收入,无需额外开销。
\"建设哥,怎么都不来看我?\"
唐艳玲挽着李建设的手,尚未表明心意,内心不安,怕被甩掉。
她在饭馆每月挣一千多,日子已算不错。
父亲工作调动,现为车队办公室主任,已默许她与李建设的关系。
“过段时间就能去你那儿,这边饭店经营得不错。”
李建设得知唐艳玲接替于莉后,营业额未降,但主要靠傻柱的厨艺支撑。
如今不重服务,味道和分量才是关键,饭馆定位本就是小资。
“建设哥,我每天都在店里盯营业额。”
唐艳玲突然提到棒梗多次找她,想来饭馆学厨,问李建设意见。
“不行!棒梗若发疯,可能在菜里动手脚,傻柱也不喜欢他。”
李建设摇头告诫她少与棒梗接触,否则对他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