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蒙蒙 作品

第295章 桌子上摆满了年货

李建设提着行李包,在前门火车站外停下,收紧呢子大衣,虽不觉寒,却要装出瑟瑟之态,才显冬意。

忽然,一名长相猥琐、裹着军大衣的男子悄然走近,靠近低声问:\"大哥,要不要电视?\"

** ……李建设愣住了,还以为遇上同行的小偷,结果竟是卖电视的。

\"兄弟,你是做电视买卖的啊!\"

李建设地道的京腔一出口,那人立刻打起了退堂鼓。

“大哥,实在抱歉,我以为您是从外地来的。”

男子拱了拱手,准备转向下一个目标。

“等等!我是本地人就不能买东西了吗?你这价格是多少?有没有更便宜的?”

李建设经常经过火车站外,虽进去不多,但知道这儿的情况,到处都是坑蒙拐骗,专门针对外地人。

“大哥,您真的想买的话,这个价可以。”

男子比划了一下,这个价格比市场价低了一成,能省不少钱。

比如九英寸的电视,还没后世平板电脑大,要卖三百多块,十二英寸的更贵。

而十四英寸的进口货,则要上千元,现在正是家电昂贵的时代。

“兄弟,你叫什么名字,绰号也可以。

说实话,我也做点生意,说不定哪天会用得上你,这是我名片!”

李建设递过一张手写的硬纸片,显得很有档次。

“啊!您就是前门商会的李会长。”

男子愣住了,急忙说道:“您好您好,我叫方大军,住在左安门外,您叫我大军就行。”

“好,大军,帮我找个人,好像是个倒卖电视的女人,名叫尤凤霞,听说过吗?”

李建设今天来接周蓉,突然想到或许能找到那个厉害的女人,让她给自己打工。

“尤凤霞,没听过,不过李会长,您放心,我一定帮您找到。”

方大军觉得机会来了,要是能得到李会长的赏识,哪还需要再倒腾电视。

“找到尤凤霞后,就去上面的地址来找我。”

李建设拍拍他的肩膀,记住了这张脸,太有特点了。

“您放心,我这就去找。”

方大军匆匆离开火车站,跑到大栅栏询问李会长的模样,得到的回答是帅,非常帅,那肯定就是他了。

“哥,你要的豆汁买回来了。”

贾东旭抱着茶盅匆匆赶来,他对车站十分熟悉,以前曾在这里蹬三轮车谋生。

“东旭,辛苦啦,春节你早点回去团圆。”

李建设接过茶盅尝了一口,正是这熟悉的滋味。

“我哪算辛苦,今年我胖了好几斤,昨天一称,涨了八斤呢,天天都像过年一样。”

贾东旭并不着急,妻子带着小儿子搬来住了,虽只有两间宿舍,但还能挤下。

只是老母亲也跟着过来,留下棒梗独自在工厂上班。

“你先回去吧,周蓉一家快到了,你在这不太方便。

明天再来,把碧华也叫上,咱们一起吃饭。”

如今已到初三,八十年代开启,变化日新月异,人民公社逐渐撤销,农民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

农户每年养六至十几头猪,自家宰杀两头后,其余都进入市场流通。

此外,粮食产量也在提升,农村逐步实现多数细粮自给,剩余物资流向城市,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发展。

“行,那我这就走啦!”

见事情已处理妥当,贾东旭便骑车回家。

“东旭回来啦,就差你了,碧华还带了个大蛋糕。”

贾张氏已满头银发,但最近胖了些,身子看着好了不少。

“这么大的蛋糕?没花钱吧!”

贾东旭常吃蛋糕,因为蛋糕店每日会给哥哥送点心,即所谓的下午茶。

“哪用花钱,店里发的,碧华是副店长,分到了一个十寸的大蛋糕,一分钱没花。”

贾张氏垂涎不已,这么个蛋糕抵得上五十碗面钱,实在舍不得买。

陈碧华接口道:“是秦姐照顾我。”

“是哥哥关照你,秦淮茹可没这么大方。”

贾东旭对秦淮茹颇有微词,因为有一天秦淮茹劝她哥哥别送太多糕点回家,说是太浪费,尤其是贾东旭吃得最多。

这种行为未免太过吝啬,完全没继承她哥哥的慷慨。

幸好当时秦淮茹没选择嫁给他,否则这日子根本没法过下去。

贾张氏附和道:“那是自然,李建设是个念旧的人,当年在院子里时,碧华没少帮他穿衣梳头。”

“妈,碧华的事差点让我忘了正事,我哥约咱们明天去他家吃饭。”

贾东旭嘱咐了几句后便开始切蛋糕,这手艺他可是相当拿手。

……

“呜呜!轰轰隆隆!”

吉春到京城的列车到达车站,等了一会儿,李建设看见《人世间》里的一大家子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