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路上小心(第2页)

之前有一次关响带同学回家,李建设意识到大宝的人生已无法由他掌控。

此外,苏萌考入师范大学,他的干儿子程建军勤奋备考至深夜,最终也如苏萌一样考入师大。

在追求女孩方面,他对苏萌付出的努力并不逊于另一位干儿子韩春明。

“建设!”

周蓉一进门便瞧见李建设正在享用油条,顿时喜上眉梢,因为她深知这位兄台平日里起床多晚。

“来啦!周蓉,大哥,快进来坐。”

李建设珍惜粮食,几口便将油条吃完,只是那一声“大哥”,让他自己都觉得有些怪异。

毕竟周蓉比他小十八岁,周秉义则小十六岁。

还好,他比岳父周志刚年轻两岁,否则岂不成了郭天王。

“李建设,你就直接叫我名字就好。”

周秉义心想,自己本就显得成熟,别再让人喊老了,他还不到三十,依然是大学生。

“秉义,那我就冒昧了。”

李建设清楚大舅哥的将来,因其岳父身为一方 ** ,周秉义后来官至正厅。

他自己无需仰仗这层关系,退休时的职位也不低。

周秉义微微一愣,你直接叫全名啊,怎么突然从“大哥”变成了“秉义”,降得太快了吧。

周蓉没顾及哥哥,接话道:“建设,你什么时候去学校一趟?社里好多同学都在盼你去做讲座呢。”

“过些日子吧,我现在正忙于筹备商会,到时候会有不少勤工俭学的机会,还能利用寒暑假工作……”

李建设简要提及大前门商会之事,同时透露出他有意担任会长一职。

虽有竞争者,但他早已占得先机,加之早年参与公私合营的经历,基本稳操胜券。

另外,他还在等待一个人——成东青,这位明年考上北大的人,日后将成为新东方的创立者。

“好呀,我回去就把这个消息分享给大家。”

周蓉略作思索后说道:“建设,现在学校里很多同学都想出国。”

“嗯,这是大势所趋,如果你想出国,我会支持你的。”

对于这件事,李建设难以表态。

很快,不仅大学生,就连一些已经工作的人都在计划出国,据说国外的环境更好。

然而,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开阔视野是好事,这样就不会固步自封。

“我不打算出国,我要考研留校。”

周蓉一生都追随李建设,无论他去哪儿,她都会跟随。

这时,她投来一个眼神。

“这也不错!”

李建设看了看表,突然说道:“东旭,你带秉义出去转转,中午到店里订一桌,我随后就到。”

“好嘞!”

贾东旭毫不胆怯,招呼上周秉义,两人各自骑车前往大前门和大栅栏。

后院热闹非凡!

李建设搂着周蓉问道:“蓉蓉,现在学校里的风气是不是很开放了?”

“是的,思想开放了许多,谈恋爱的人多了起来,老师也管不了。”

周蓉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学校的氛围发生了变化。

“蔡晓光呢?”

李建设其实想劝前夫早点放下,北京广播学院那么多女生,何必还念着周蓉。

“不清楚啊,好久没见他了。”

周蓉摇摇头,蔡晓光似乎消失了,上次老乡聚会都没出现。

“罢了,不提他了。

另外,以后每个月我会给你二百块零花钱,这不是特殊待遇,每个人都有。”

李建设其实不愿提及金钱,太过庸俗。

他与周蓉的精神交流更重要,尽管他对爱情没有信仰,但仍能找到共鸣。

“嗯!我会把钱寄回家。”

周蓉站起来拿出包,取出三本笔记本,里面记录着她的诗作,一句句读给李建设听。

“蓉蓉,我觉得写得很好,下午我约了新华社的一位主任,他们会带编辑来,准备帮你出版这些诗。”

李建设打算将周蓉打造成才女,加上知青和北大中文系的背景,话题性十足。

即便出版后销量不佳,他也可以赠送。

午饭后,李建设带着周家兄妹拜访了新华社主任,诗集出版的事情就此敲定。

周家兄妹即将返校,他们都是勤奋之人,从不逃课。

“秉义,你是长子,回去和父母商议一下。

今年或明年春节,让秉昆一家迁至京城,住处和工作我都会安排妥当。”

李建设依旧打算以权势压迫,这样他与周蓉之间便再无障碍。

“搬到京城?”周秉义十分震惊,这可不是小事。

周蓉也颇感意外,因为她并未参与讨论。

“没错!秉义,你想啊,你是家中长子,毕业后投身事业,难以兼顾双亲。

而秉昆的情况也不太理想,夫妻俩赡养二老已属不易。

蓉蓉决定留在京城,那就让全家人搬过来,既方便她帮忙照应,也是弥补我对她的亏欠。”

李建设语气真挚,毕竟作为女婿,也算一家人。

“行,我回去会跟家里谈一谈。”

周秉义无法拒绝,他察觉到李建设的态度有所不同。

“建设,多谢你。”

周蓉眼中闪烁光芒,她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路上小心。”

李建设未再多言,他又错失了一次午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