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误会(第2页)
名额竞争激烈啊。”
我问过李建设,这和他没关系。
即便李建设帮忙,也应该是去北大才对。”
阎埠贵思忖片刻,认定是关响自身的努力让他在乡村脱颖而出。
“哎呀,我们应该去送礼,说不定将来关响能当大官呢。”
“没错,得去送礼。
我甚至还没去过李建设家。”
“一起吧?带上傻柱,我们可以帮忙做饭,自备食物。”
“对对,咱们凑点东西过去,既不麻烦别人又能表达心意。”
住户们心动了,周末大家都闲着,决定一起去。
李建设是中年人中的佼佼者,从现状来看,关响无疑会成为晚辈中最出色的一位,这份情谊自然不能轻易断绝。
角落里,个头已蹿高的棒梗满眼羡慕。
他小时候常与关响一起玩耍,更是同日出生的好伙伴,还曾一同上学。
然而长大后,关响不仅担任村支书,还考上了大学,而他却只能扫街谋生,连见人都觉得没面子。
次日清晨,一家人吃过早饭便前往车站,名义上是接人,实则只是步行过去,一辆车根本装不下这么多人。
李建设已有打算,既然大宝如此争气,他自会尽力帮忙运作一番。
待关响毕业,就安排去领导身边做秘书,再逐步过渡到地方锻炼,这是最快捷的晋升路径,起点也很高。
加之关响做了七年多知青,又当过村支书,大学期间推荐就读还能算工龄,资历已然充足。
年轻一代需要一位能扛大旗的人物,即便不需为家庭分担太多,只要他在那里,很多事情便能轻松不少。
“建设,咱们儿子真是争气!”
秦淮茹无疑是这天最开心的人,当年怀关响时,她每晚睡前都会默念是个男孩,如今愿望实现,不但长得俊俏,长大后更是出类拔萃。
“那是当然,瞧瞧是谁的种,像我这样才有出息,要是像你可就完了。”
李建设半开玩笑道,他选择正妻便是秦淮茹这种类型——顾家且没什么文化,这样他才能保持自由身。
“像你一样最好。”
秦淮茹心中暗笑,想起他高中时的作业都是自己代笔完成的。
结果抄出了一名大学生,而被抄写的何雨水复读后依旧落榜,真是无处诉苦。
“关响真是有出息,下乡这么多年,该不会瘦了吧?”
秦母唠叨着,她一手带大关响多年,后来搬来这里后,便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朝阳身上。
众人未提及关响如今的模样,但从学弈的外貌便可推测,相差不会太大。
刚到车站不久,意外发现竟还有几个年轻人赶来迎接,分别是韩春明、程建军、徐静理、徐静平以及苏萌。
“李叔。”
徐静理快步走来,习惯性地挽住李建设的胳膊。
从小就这样,她已习惯了。
“理儿,你们这是约好了?”李建设想抽回手,却担心动作太大,只能勉强笑着,庆幸徐慧真不在场,否则怕是要误会。
实际上,误会已经存在了。
徐静理经常来找他请教,谁让他一直待在家里,很少出门呢。
苏萌接过话茬:“是学弈约的,他说关响今天回来。”
果然,一辆丰台良乡的客车驶来,关响就在车上。
“关响,这边!”秦淮茹透过车窗喊了一声,一眼就认出了儿子。
“妈!”关响站起身,弯腰挤向车门,他和韩春明一样高,一米八三。
很快,他下车跑到人群前,兴奋地喊道:“爸,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李建设拍拍他的肩膀,两人个子差不多,关响明显消瘦了,跟学弈长得像极了。
但仔细看,还是有差别,来自母亲的遗传影响。
如今一眼就能分清,学弈白净,关响肤色偏小麦色,发型也相似,毕竟理发师只会那几种款式。
“关响,还认识大娘吗?”陈雪茹上前揉了揉他的脸,这是她的儿子。
“大娘好。”关响当然记得,这可是妈妈。
接着,他跟家里人都打了招呼,也没忘了老朋友,最后才伸手跟学弈握手,“学弈,我就知道咱们俩长得像。”
“是啊!”学弈也是高个子,站一起谁都以为是亲兄弟。
“先进院子吧,这么多人,别挡路了。”
李建设招呼一声,也喊孩子们一起回家。
中午,他让几个内兄准备饭菜,打算热热闹闹地补办一场,当作是对关响成人礼的庆祝。
走在回去的路上,徐静理又靠过来,踮起脚在李建设耳边轻声问:“叔叔,关响和学弈是不是双胞胎?”
“当然不是。”李建设语气笃定,只是同父异母罢了。
“可他们长得太像了,长大后简直一模一样。”
徐静理挽着李建设的手臂,怎么也不肯松开,两人一路走回。
李建设左右张望,没见到陈雪茹和秦淮茹的身影。
既然没人帮忙调解,他不便劝徐静理保持距离,免得让人误会而伤了对方自尊。
身后的秦淮茹低声说道:“雪茹姐,我就说嘛,你当时不信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