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长得像母亲(第2页)
“这是建设姥爷留下的宅子,我也沾光享受了。”
秦淮茹坦然直言,之前丈夫就叮嘱过,有人问起就直说,不必再装穷了。
“建设哥的姥爷是做什么的啊!”
陈碧华满是好奇,之前从未听闻。
“说到姥爷,那可是非同小可……”
秦淮茹顺着话头聊起家常,饭菜已接近完成,无需她亲自操持。
正说着,小当也来帮忙,站在一旁倾听。
中院北屋内,李建设陪着两位兄弟聊了很久,此刻又说道:“今后有空的话,多过来走动,一起把日子过好。”
“说得对。”
贾东旭一心想要改善生活,做了干部就不能再蹬三轮车了。
“开饭啦!”
秦淮茹招呼一声,有人帮忙端菜。
摆了两桌,北屋和厨房各设一桌,今日客人较多。
此时,三叔三婶、陈雪茹都已归来,周蓉早就从屋里走出,大家热络地寒暄起来。
李建设仍在思索四合院的关键问题——如何妥善安置傻柱的养老事宜,这确实棘手。
除非让傻柱一家搬至他所住的前院,但他也担心傻柱会有其他想法。
罢了,这一重大决策暂且搁置,即便日后有额外好处,目前对他而言并无实际意义。
遗憾的是,理儿不愿与学弈交往,他因此无法成为傻柱的叔叔。
饭后,小当决定留下,她不想离开,换洗衣物等明日再取。
秦淮茹将小当安置在中院的耳房,她已经明白,小当是来做家政工作的,无需防范。
多一个人帮忙干活,她也省心不少。
李建设送众人至院门口,揽着傻柱的肩膀走到旁边单独交谈几句。
“李建设,这事我心里有谱。”
傻柱点头表示理解,没有多言,随后带着刘岚返回院中。
贾东旭也无法回避,同样需要回四合院看望棒梗,毕竟那是他的亲生子。
……
时光飞逝,韩春明照常前往义利食品厂制作面包,程建军虽迟了两周,最终也加入了食品厂。
苏萌则投身于少年宫,相当于后世的课外辅导教师。
棒梗被安排在四合院附近的街道清扫工作,收入稳定,这份差事倒也不错。
下乡的朝阳也回归,直接进入前门街道办事处工作。
李建设虽已退居幕后,即使动用关系网,也无需担心被调查。
时间飞逝,转眼到了年底,正如预期般,杨厂长官复原职,重新担任厂长,将生产事务牢牢掌控。
紧接着便是清算开始,李建设选择低调行事,甘愿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
……
一九七六年七月,放暑假了。
这一天,李建设前往冶金部报到,挂着个名义上的职位,继续病休,总算有了组织归属,避开了清算**,实现了平稳过渡。
掐指一算,关响应该快回来了,没几天的事,届时全家人就能团聚。
“哎呀,李建设回来了啊。”
“三大爷,您什么时候到的?”
他这才注意到门口多了几盆陌生的花,想必是阎埠贵送来的。
“中午吃过饭就来了,学生们放暑假了,我也闲着没事。”
阎埠贵独自骑车而来,闲不住的人。
他有四个孩子,一个也没留下,阎解娣年初已经出嫁,老三住进了厂里的宿舍。
老大和老二当初搬出去后,再没回来,住在院子里总觉得别扭,白天总想出来走走。
“今天别急着走,一会儿来下一盘棋,晚上一起喝两杯。”
李建设招呼了一声,便往里走,周蓉寄信约好下午四点往家里打电话,万万不能错过,那边是从邮局打来的。
“李叔叔!”
刚到中院,小当迎了上来,正在洗菜准备晚饭,旁边还有一个小姑娘。
“小当,忙什么呢?槐花,你什么时候来的?”
李建设想起小当在家住了一年,是个能干的帮手,心里很是满意。
“上午就来了,叔叔,我帮您拿包。”
槐花擦了擦手,过来接过公文包,转身跑向后院北屋放好,也是个勤快的。
“小当,晚上多炸些花生米,我和三大爷喝一杯。”
“好的,叔叔。”
小当不是单打独斗,她先摘菜洗菜,等到炒菜时,婶婶再过来帮忙。
李建设走进北屋,果然看见秦京茹正看电视看得入迷,几乎成了宅女,很少出门。
“姐夫!”
秦京茹放下手中的瓜子,迎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