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踏实肯干

“姑爷,您对我们老秦家太好了。

要是京茹不听话,您尽管动手。”

秦长青对儿女的管教向来严格,儿子女儿都被他训过。

“京茹很乖。”

李建设含笑听着,他并不在意这些传统观念。

打完再重来便是,生得多才安心。

那天在秦淮茹家待了两小时有余,她不舍得离开,想多陪伴一会儿。

晚饭简单却丰盛,两菜一汤足够饱腹。

归途中偶遇蹬三轮的傻柱。

“秦姐!”

傻柱一眼看见秦淮茹,迅速骑车靠前,靠近时急刹车停下。

这种老旧三轮车装着手刹更稳当。

“傻柱,今天赚得多吗?”

秦淮茹坐在后座,手中提着包袱,今日消费不少。

“嗯,还成,比上班强。”

若非顾及退役炊事员的身份,傻柱早就全职蹬三轮了,如今已习以为常,不觉劳累。

“这样挺好,你在外面多注意安全。”

秦淮茹觉得傻柱虽愚钝,却是个好人,乐于助人。

“好嘞,听秦姐吩咐。”

傻柱心中只有秦淮茹,从未留意李建设。

李建设了解傻柱的性格,但也明白这无法阻挡他人羡慕。

“傻柱,送秦姐回家吧,她怀着孕得多休息。”

李建设希望这句话能提醒所有人,这是他的妻子,肚子已经隆起。

“确实该好好休养!你别总让秦姐操劳,你岳母不是闲着,农忙结束了就接来城里住。”

嘿,傻柱记性真不错!

“快了。

对了,你父亲最近又在忙什么?天天不是在家闲着就是四处游荡,是不是有了新目标?”

李建设其实很钦佩何大清,八十岁依然忙碌,这种活力令人敬佩!

“不清楚呢,反正蹬三轮赚的钱我自己都存着了。”傻柱拍拍荷包,得意地笑了。

“做得对,就要这样,工资也不用上交了吧?你爹和叔叔都有收入,攒着吧,将来娶媳妇还得买大件呢。”

李建设心想这院子里的人都开始有自己的小算盘了,这可不是好事,可别影响到他媳妇。

傻柱笑嘻嘻地说:“下个月我不交工资了,我已经学徒工第二年了。”

“行啊,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有什么事赶紧找我。”

李建设觉得自己年纪大些确实有优势,四合院里的四大青年加上蔡全无,他可是老大。

傻柱沉默不语,他不想认这个大哥,谁让他对秦姐不够好。

“三轮车,三轮……”

“来了,有客人,秦姐,我先走啦!”

傻柱打过招呼后直奔一位中年妇女,简单聊了几句就谈成了生意,看来业务越来越熟练了。

“傻柱变了不少,现在踏实肯干了。”

李建设感慨一句,觉得自己作为正义使者来到四合院,把大家引向了正道,勤劳才能致富。

回院子时看见三大妈带着孩子,便随口问:“三大爷呢,又去钓鱼了?”

“是去了,贾东旭那不知羞耻的家伙也跟着去了。”

三大妈一提到这事就生气,说贾家人都没脸没皮。

“贾东旭有鱼竿吗?”

李建设愣住,城里不容易找到竹子,得跑到郊外砍。

“他带菜刀去了,和三大爷到现在还没回来,也不知道情况如何。”

三大妈想去看看但有孩子脱不开身。

李建设思索片刻说:“京茹,你帮我拿鱼竿,我们一起去看看热闹。”

“好,哥,路上小心点。

京茹,帮忙照看姐夫。”

秦淮茹怀孕不便去护城河,而且天色已晚。

“知道了姐!”

小京茹一路跑到后院,发现没带钥匙,只能站在那儿等着姐姐回来。

“小妹妹,你怎么自己回来了?”许大茂正系着围裙洗碗,袜子因走路过多已破,他得抽空补补,顺便练练针线。

“我在等我姐回来开门,她让我给她丈夫拿钓鱼竿。”

小京茹蹲在门口,心想这位叔叔真是个怪人,娶了媳妇还总忙家务。

“真是辛苦,几步路也要让人帮忙的小丫头。”

许大茂摇头叹息,媳妇要是有妹妹就好了,可惜连妹妹也不听话。

不久,秦淮茹回来开了门,小京茹拿了两根短些的鱼竿和一卷草席,匆匆跑到前院去了。

……

李建设跟几位大妈聊完天,还顺手抓了点南瓜子。

若不是要去钓鱼,他都不想离开。

“王大婶,改日再聊,我去见三大爷了。”

他将钓鱼竿和草席捆好,抱着小京茹来到河边,便出发了。

出东直门骑了一段路,天色渐暗,他从空间取出手电筒给小京茹照明,小孩容易糊弄,不会多问。

远处,阎埠贵和贾东旭并肩蹲在大树下钓鱼,仿佛守株待兔。

靠近时,李建设轻声问:“三大爷、东旭兄弟,钓着了吗?”

钓鱼时低声交谈是规矩,就像观棋不语一样。

“别提了,本钓得好好的,有了小鱼,可贾东旭一来,啥也没了。”

阎埠贵恨不得冲贾东旭发火,这家伙断了他的财路。

贾东旭举起鱼竿:“能怪我吗?这是护城河,谁都能钓。”

“行吧,你们慢慢钓,我去那边试试,半小时就走。”

天色已晚,再久只能喂蚊子,夜钓虽有趣,但他不愿吃这苦头。

半小时过去,一无所获,运气不佳。

“三大爷,我得回去了,改日再来,你们要不要一起走?”

“李建设,你先回去吧,我稍后陪贾东旭一起。”

阎埠贵和人争执起来,贾东旭执意不走,他也决定奉陪到底。

阎埠贵带了两个窝头充饥,而贾东旭却已整整一天没进食。

“那我先回了。”

李建设收拾好渔具,小京茹也卷起凉席,两人迅速离开。

回家后冲完澡,李建设到院子外方便时,将近九点,两人仍没回来,**,真是令人惊叹的毅力!

次日清晨,李建设得知阎埠贵和贾东旭竟是在半夜才归。

阎埠贵习惯了熬夜,但贾东旭毕竟还年轻。

李建设将早餐留给小京茹,还顺带准备了午食。

他自己在外吃了早点便去街坊算账,动作利落,很快完成任务。

“启年兄,近期范金的情况如何?账本一直不见踪影。”

李建设总想着盯住那家伙的动静,却毫无所获,仿佛对方蒸发了一般。

“你问这个啊!前几天居委会的大娘主任来汇报过,具体情况我不清楚。”

王启年长居街坊处理事务,随时能找到负责人。

“行,我去向主任汇报。”

李建设带上账本,每次都能找出些问题,这足以证明他尽职尽责。

“笃笃!”

“进来,就等你了。”

主任笑着打开抽屉,取出两份协议与一个信封。

“这是你的歌酬,已经谈到一百五十块。

签一份协议留底,已加盖公章。”

“太感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