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双港落成,货通天下(第2页)
“其后方这巨大的石箱,便是配重。”
“利用杠杆之理,让力气放大了数十倍。”
只见一个个巨大的货箱,被从船舱中平稳地吊起,再轻巧地,安放到码头上等候的“青石快运”马车之上。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安静而又高效。
没有了以往码头上那种混乱的叫骂和拥挤。
不到两个时辰,一整船的货物,便被卸载、转运、并分门别类地送入了后方的巨大仓库之中。
豆子亲自设计的、用复式记账法记录的“出入库凭单”,也第一时间,送到了货主的手中。
这惊人的“青石效率”,让所有前来观礼的商人们,都看得是目瞪口呆,心中震撼不已。
而就在“青石三号”卸货的同时。
码头的另一侧,早已等候多时的“青石一号”,也正在进行着装货作业。
一箱箱来自江南的、最顶级的丝绸。
一坛坛来自青石村的、醇香四溢的“青石春”美酒。
一袋袋来自张家糖坊的、洁白如雪的“青石糖霜”。
同样被高效地,装入了船舱。
一艘船卸货入库,一艘船装货待发。
南来北往,货通天下。
这幅繁忙而又有序的景象,便是对“青石港”落成,最好的庆典。
当晚,在“青石商会”的内部庆功宴上。
一位做药材生意的理事,激动地站起身,对着张大山和赵四海,深深地作了一个揖。
“张会长,赵会长。”
他声音都有些颤抖。
“我王某人,做了一辈子南北药材生意。”
“以前,我从北方运一批上好的人参鹿茸到南方来,光是走那运河,路上就得耽搁三四个月。”
“这中间,不仅要被沿途的官吏层层盘剥,还得日夜提防着水匪的袭扰。”
“一批货走下来,光是那‘孝敬钱’和‘买路钱’,就得占去我三成的本钱。”
“可上个月,我试着走了咱们商会的‘青石海运’。”
“你猜怎么着?”他激动地一拍大腿。
“从天津卫到泉州,只用了十二天。”
“十二天啊。”
“而且,全程都有镖师护送,我的人,连根头发丝都没少。”
“最要紧的是,这总的花销,连以前的一半都不到。”
“我……我这辈子,就没做过这么舒心、这么敞亮的生意。”
他这番发自肺腑的话,立刻引来了在场所有商人的共鸣。
“是啊,多亏了张会长和赵会长。”
“如今有了咱们自己的船队,自己的码头,咱们再也不用看那些大商帮和漕运官吏的脸色了。”
“这‘青石商会’,就是咱们所有中小商户的家啊。”
听着众人的感言,张大山和赵四海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