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413章 学院功成,桃李芬芳(第2页)

一时间,她“小神医”的名头,竟在街坊四邻间,不胫而走。

而那个来自苏州的富家公子孙思远,更是青石学院这一届最耀眼的“明星”。

他给远在江南的父亲,写了一封长信。

信中,他没有谈论风花雪月,也没有抱怨学业辛苦。

而是用他在“算学科”和“商贸科”学到的新知识,为家族那庞大的茶叶生意,做了一份详尽无比的“swot分析报告”。

他精准地指出了,家族生意在“成本控制”、“渠道管理”和“品牌定位”上存在的几个重大隐患。

并提出了一整套,包括“开辟北方新市场”、“推出高端茶礼品牌”、“优化运输路线以降低损耗”在内的、极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改革方案。

他的父亲,那位在商海中沉浮了一辈子的孙大掌柜,在看到这封信时,据说,是彻夜未眠。

他反反复复地,将那封信看了十几遍,最后,只对着身边的管家,长叹了一声。

“我儿思远,在青石学院,读的不是书。”

“读的,是能让我孙家,再富三代的……屠龙之术啊。”

这些成功的故事,如同一个个最好的广告,让青石学院的名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终于,学院第一届“专科”学子的毕业大典,在万众期待中,正式举行。

那些曾经还对张大山“不务正业”的教育模式,抱有疑虑的商会成员和学生家长们。

此刻,都满怀着激动和骄傲,坐在了学院新建的大礼堂里。

张大山作为学院的创办人,站上了讲台。

他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眼中闪烁着自信和智慧光芒的年轻脸庞。

他的声音,洪亮而又充满了期望。

“孩子们,今天,你们毕业了。”

“我不想祝你们,前程似锦,高官厚禄。”

“我只想对你们,提一个要求。”

“我希望你们,无论将来是经商,还是务农,是为工,还是为医。”

“都能用你们在青石学院所学的本事,去让你们的家,你们的村,乃至这个天下,变得比以前,更好上那么……一点点。”

“去吧。”

“去用你们的双手,你们的头脑,去格物,去致知,去创造,去改变。”

“去让所有人都看看,从咱们青石学院走出去的人,到底……有何不同。”

他的话音落下。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那些商贾出身的家长们,看着自己那脱胎换骨、充满了自信和实干精神的孩子。

他们走到张大山面前,深深地作揖。

“张会长,大恩不言谢。”

“以后,但凡商会有任何差遣,我等,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