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121章 员外囤粮,发不义财

干旱,如同张开血盆大口的恶魔,无情地吞噬着青石村最后一丝生机。

清河彻底干涸,露出了布满裂纹的河床,曾经的水车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像一座绝望的墓碑。

田地里,所有的庄稼都已枯死,连牲畜的草料都寻不到一根。

村民们赖以生存的浅井,也早已见底,只剩下干硬的泥土。

最初的焦虑和恐慌,渐渐被一种更深沉、更令人窒息的绝望所取代。

饥饿,如同无形的幽灵,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游荡。

家家户户都断了粮。

孩子们饿得皮包骨头,整日整夜地哭嚎,那声音细弱得像小猫一般,听得人心头发颤。

壮年汉子也饿得头晕眼花,四肢无力,连走出家门的力气都没有。

老人们则默默地躺在炕上,眼神浑浊,似乎在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为了活下去,人们开始尝试一切可能的方法。

山上的野菜根、树皮、甚至观音土,都成了饥民们争抢的对象。

但这些东西,哪里能填饱肚子?

吃多了,反而会让人腹胀如鼓,痛苦不堪。

村里开始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了。

最初是那些体弱多病的老人。

然后是一些年幼的孩子。

死亡的阴影,如同乌云一般,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整个青石村,都陷入了一种末日般的死寂和悲戚之中。

然而,就在这遍地哀鸿、人人自危的时刻。

村东头,地主刘员外家的那座青砖大瓦房里,却依旧传出阵阵酒肉的香气。

他家的粮仓,依旧堆得满满当当。

他家的深水井,依旧能源源不断地涌出清泉。

刘员外不仅没有丝毫开仓放粮、救济灾民的意思。

反而严令家丁紧闭院门,加派人手看守粮仓和水井,生怕那些饿疯了的灾民会冲进来抢夺。

他甚至还放出风声,说自家地主也没有余粮,粮食金贵得很,要留着自家过冬。

这番言辞,无疑是往那些在饥饿中苦苦挣扎的村民心上,又狠狠地扎了一刀。

张大山一家,因为有那口深水井,加上之前丰收后储存的粮食,以及持续不断的药材收入,日子虽然也过得异常艰难,需要精打细算,但至少在饮水和最基本的口粮上,暂时还能勉强维持。

看到村里乡亲们的惨状,张大山和王氏的心里都非常难受。

他们也想伸出援手。

但他们知道,自己家的力量是有限的,根本不可能救济全村。

而且,一旦开了这个口子,怕是会引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他们只能在保证自家人生存的前提下,偷偷地、极其有限地,接济一下像赵婶、张河、钱大爷、周先生这几户平日里关系极好、且为人正直善良的邻居。

给他们送去一点点救命的粗粮,或者允许他们每日从自家井里打一小担清水。

但这对于整个村庄的灾情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

而刘员外,则在这场席卷全村的灾难中,嗅到了“发财”的良机。

当村民们实在饿得撑不下去,家里的最后一点东西都变卖干净,甚至开始有人为了换取一口吃的而卖儿卖女的时候。

刘员外终于“大发慈悲”,打开了他家粮仓的一角。

开始……高价售粮。

他出售的,并非什么精米白面。

而是平日里连他家下人都不太愿意吃的、掺杂着大量糠麸和沙砾的陈年糙米,甚至还有一些已经微微发霉的陈化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