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的小咸鱼 作品

第66章 能种地的才是好地(第2页)

但每当春冬时节面对匈奴烧杀抢掠的是他们,父母、妻儿、被一抢而空,只留下空荡荡的城池。

种种经历还犹如昨日事,历历在目。

生存?谁还不是为了生存?吃饱饭?

注定了他们与匈奴不死不休。

【要说与大梁一战中谁的损失最重,那毫无疑问是右贤王的部族,右贤王的领地与大梁接壤,相当是匈奴的第一道屏障。

自然也是损失最为惨重的,右贤王的势力本就不如其他的势力,现在倒好,他现在是损失最为惨重的。

天下攘攘皆为利而至,如今右贤王势力消减,又打不过大梁,内部不就开始动荡。

为了活命,队友秒变对手。

匈奴内部本来就摇摇欲坠的情谊,这要是文帝不主动的推一手,简直是枉为匈奴对手。

四月,徐成等人凯旋归来,文帝破例封两人为侯,徐成为常胜侯,徐青为定远侯。

“王侯将相”异姓不可封王,因此对于武将而言,“侯”已经是武将的最高荣誉和巅峰,更别提大梁有着严格的军功制度。

一门双侯,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

徐成徐青两人的名字彻底传遍整个大梁,一时间两人的府上门庭若市。

文帝则是找到巴月,准备给匈奴来一个经济战争,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匈奴毫无还手之力。

相较于之前的“推恩之谋”这次的经济战争意图则是不那么的明显。

比如七国时期的“买鹿之谋”通过抬高鹿价,使得百姓放弃农业,转而养鹿,迫使一个国家粮食短缺,让其屈服,不战而胜。

高价买鹿明摆着是个阴谋,越国知道这个阴谋吗?那肯定会觉得有点不对。

但利益的驱使下,越国的百姓无法拒绝,更没有有效措施,导致农业崩溃。

而“买羊之战”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明明知道是陷阱,却不得不主动的走进去】

{可怜我们乌鴴部落是第一个主动踩进去的,明知这大梁不怀好意,你要不要来?明知这是一场阴谋,你会不会来?}

{我的答案是:会!}

{诱之以利,驱之以害}

{这种经济战争还真的是屡试不爽,从两千多年前的七国混战,到如今的房地产经济,无外乎如此。

而且还屡战屡胜,小赵,你这个屡战屡败的有啥感想?}

{没办法,知道有阴谋也不得不踩坑}

秦泽忽然捶了捶脑袋,他就说他好像隐隐约约的想起了什么,对,没错,就是这个。

这种经济战景帝也用过,之所以没有对着匈奴用,最重要的是他觉得匈奴那块地不适合种地。

不适合种地的地,那就是无用之地。

毕竟如今最好的种地之处全部都在他们大梁的管控之下,景帝稍微是有点看不上匈奴那块地方。

照着天幕说的,冬季寒冷且漫长,最重要的是不能种地,要来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