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爱好挖祖坟(第2页)
“看到没,看到没,我不挖,有的是人挖,后世人还去参观了”
秦泽摸了一把头上不存在的汗水,他就知道是这样,不管是哪个世界人们都爱坟头蹦迪啊。
景帝沉默了,行吧,自家人挖总比盗墓贼挖要好,至少会保护他的身体。
这么一看景帝更加没兴趣了,什么死后的灵魂归处,就冲那后世的参观人数来看,归不了一点,休息不了一点。
这下不仅仅是景帝了,想要修建豪华陵墓的人都没太大的兴趣了,万一自家出了一个像小皇帝一样的挖自家坟墓的人才咋办?
瞅瞅连皇帝花七十万人建造的陵墓都挡不住子孙和盗墓贼,更别提他们的坟墓了。挡不了一点。
【话题回归,接下来便是赋税,赋税种类繁多,税收搞,首先是田租,按照什四之税,除粮食外,还需要缴纳饲草禾秆。
人头税,一百二十钱。户税,每户缴纳六十四钱。当然还有其他的杂赋。
如若无法按时缴纳赋税,严重的要面临肉刑、杖刑、徒刑,甚至会连累家人、田老、里老,周围的人也因此收到牵连。
这也就引出了刑罚这点,梁朝的刑罚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梁朝法律向来遵循着“轻罪重罚”的观点。
特别是最长使用的肉刑,若是交不出赋税就会被使用肉刑,或是实行徒刑。
刑罚太过苛刻,物极必反。
再说最后一点文化,小皇帝似笑非笑的看着王信,装似不经意间开口,“我记得好像是王相建议先帝焚烧除梁国以外的所有史书的”
“正是臣的建言,但臣认为无错”王信微微挺起胸膛,前面那几点他认为小皇帝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一点他认为他没错。
“儒生引用经典对梁朝现有律法进行抨击,动摇民心”
“但也让士人对梁朝更加仇恨”
王信没有反驳,确实是如此,要是放在梁朝平稳时期,他压根不将这些仇恨放在眼中。
“如此,待国之稳定,我愿令丞相集百家学说,以加强皇权为核心,重编百家学说,儒法为主,如何?这可是名留青史的机会,就看丞相把握得住吗?”
王信虽推崇法家,但他早年也师从儒家,更别提他知道这小皇帝已经不能被他掌握,成为傀儡,他身上展现的是如同景帝一般的气势。
父子俩很像,即使是性格不同,但底色是相同的,皇帝将会完全掌握臣子,所有的臣子在他们眼中都只能听从命令行事。
“如此,信便从之”
一边是年轻的崛起的帝王,而另一边是苍老的但野心依旧的丞相,两者对视,都明白对方想要的是什么】
“这活我也能干啊,王信他不干我干”
文臣们内心吐槽,这个机会谁不抢谁傻。
“汝汝,居然改圣人之言”儒生气炸了,这丫的小皇帝果然是个阴险的人。
这就什么,旧的不能服务于我,我就创个新的。
景帝思索着如何根据现在梁朝的情况应用这些策略,都知道未来的事情了,还不做出改变的才是傻子。
反正父亲抄儿子作业,不嫌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