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自荐(第2页)

宋令仪提步走向桌边,拿起那份退婚文书,面色凝重地看了许久,才提起笔来。

纤细笔尖悬在落款处,视线盯着那字迹隽秀的‘裴昭’二字,迟迟落不下笔。

直至手腕酸累发颤,她才深吸了一口气,死死咬住下唇强压泪意,一笔一笔落下名字。

签完那份退婚文书,宋令仪没敢再多看,匆忙搁下毛笔,径直转身离开堂厅,就怕多待一秒,情绪都会崩溃到难以遏制。

“令仪!”

文氏及时拦住要追出去的国公夫妇,“就让她自己待一会儿吧。”

离开堂厅,宋令仪终于不用再保持冷静,低垂着头颅,拖着缓慢又沉重的步子,漫无目的往长廊深处走。

脚下的地板逐渐如水似雾般朦胧,泪水像崩断的朱弦,一发不可收拾。

正午暖阳一照,覆盖在皇城红墙青瓦上的积雪泛着光芒,还有三两只雀鸟在光秃枝桠上蹦来跳去。

肃静的明德殿里紫烟缭绕。

萧明夷目光沉沉地盯着站在堂下的裴昭,良久,才道:“小裴大人可知岐州局势复杂,自荐做监御史,可有深思熟虑过?”

“回殿下,微臣做此决定,并非一时脑热,入宫之前,已与家中长辈商议过了。”

裴昭的声音温和轻缓,态度却极为坚定,眸光一转,又补充道:“微臣很清楚,要查兄长离世的真相,困难重重,或许会触及当即势力的利益,未免耽误良人,现已托家中长辈与国公府退婚。”

闻言,萧明夷微微倾身,将手肘压在桌案上,嘴角露出一抹耐人寻味之意:“小裴大人做事还真是周全,不留余地啊。”

“太子殿下过誉了。”

裴昭神色淡漠,颀长身影立如青竹,浓密长睫遮盖住他此刻的眼神,看不分明。

殿中陷入片刻沉寂。

少顷,沉稳的嗓音居高临下,再次问询:“孤再问一次,小裴大人自荐去岐州,不后悔?”

裴昭镇定应答:“回殿下,岐州积弊已久,微臣自荐,不仅是为了查清兄长的死因,更是为了大渊的安定,心意已决,绝不后悔。”

萧明夷看着他坦然无畏的沉静面容,神色微微震动,弯了弯唇:“好一个绝不后悔。”

默了默,他打开手边的木匣,取出一枚金牌,“云城与岐州相邻,岐州巡查若遇到困难,可用这枚金牌调令驻守在云城的骑兵营。”

至于会遇到什么困难,君臣二人心照不宣。

“小裴大人一介文官,要想查清案子,总得有个帮手。明日初八,孤会让镇抚司副指挥使随你一道去岐州,玄风是孤的得力心腹,身手不凡,此行必能助你查清真相。”

裴昭惊愕抬头。

“别多想。”萧明夷后仰靠在织金锦缎的椅背上,狭长乌眸斜挑,“孤知道岐州之行凶险,本就有这点打算。调派的是监御史,不是敢死队,孤总得保障官员的人身安全。”

“如小裴大人所说,岐州积弊已久,但孤想清理干净当地的势力,总得有个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