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 朝会

    朝臣分为两派,争执不休。

    忽然有人说道:“各位大人,请听在下一言。”

    听政殿内安静下来。

    那人朗声说道:“都位大人都言之有理,但在下有担忧!”

    这人停了一停:“姚大人手握着那样厉害的农桑术,便是将天下农人都握在了掌中。虽说北疆的农庄已归属兵部,姚大人不再插手北疆大营的衣食,可她能挑动天下农人都来与陛下作对!这是真正的心腹大患!这样的人不可久留,留之便是后患!”

    姚姜知晓今日她没在朝会现身,必定会有人言语攻讦,但她没料到有人会请求皇帝杀了她!

    卫骏驰的手紧了紧,姚姜咬紧了嘴唇,努力平息心头的怒火。

    卫骏驰挨近将她往怀中拢了拢,姚姜忍了片刻,才又听到了屏风外的话声。

    “姚大人建成的三座农庄,全都交到兵部分派处置,没留下丝毫,可见其心地坦荡,不藏私!卫大人虽要袭爵,却连兵权都交了,只挂闲职,便是向陛下表明了忠心。”

    “卫国公府上下只余卫大人一人,他还与姚大人在北疆守了三年,若再有外敌,难不成还要卫大人披坚执锐上阵?那将大周的大好男儿置于何地?卫大人不上阵便没有兵权,那姚大人怎会成为心腹大患?”

    “你们在京中吃饱穿暖,不知北疆戍边的辛苦,我们也不责怪。若没有姚大人,北疆的好儿郎不知要饿死多少冻死多少?哪还有如今诸位站在此间对她口诛笔伐?你这是要让陛下被天下人痛骂?”

    ……

    姚姜知晓为她出言者,皆是兵部与户部的官员。

    忽然有人说道:“卫大人没有兵权,姚大人有冠绝天下的农桑术。他们家资丰厚,却不掌实权,可见是要为陛下做纯臣。但吴大人却视姚大人为心腹大患,这是质疑陛下选才时的考量?”

    此言一出,屏风外寂静之极。

    姚姜倚靠着卫骏驰,这时抬头看他,他的目光有掩不住的怜惜与愤慨。

    姚姜默默摇头,卫骏驰将她冰凉的双手拢在袖中,轻轻叹了口气。

    “臣有一法,能解陛下之忧。”

    又有人出声:“陛下给姚姜授官,乃是要令其为大周尽力。没给姚姜授郡主县主,也是因郡主县主该安享尊荣,而姚姜要为国尽力。可姚姜的农稼术近乎妖术,有其可用处,也有其可怖。”

    “其可用处自然要用,其可怖处自然要防。姚姜出身农家,本该目不识丁,但她却识文断字。虽说她日常写的字都是错字,许多字都有缺笔,甚至似是而非,但能学到这地步,可见其人聪明!能让菜蔬生长变快,收获变多,能让农稼不必再被天时所限,其人实在可怕。陛下应当对其管束。”

    这人说到这里,便打住了。

    片刻后,一人问:“孟大人,你认为该如何管束?”

    那人轻咳一声:“将姚姜接入宫中交由皇后娘娘教导,或将其送至皇庄,让其在那处培育良种,不得外出。如此一来,一切都在皇后娘娘与陛下的掌握之中,便万无一失了。”

    “万无一失?”先前那人问:“在我听来,你这是让陛下囚禁姚大人?你将卫大人放到哪一地步?让卫大人也住到皇庄去?”

    那人轻笑一声:“卫大人自然住在国公府中。”

    “那你可是将卫大人夫妇拆开了?卫大人怎会肯?不妥!”

    “不说卫大人不愿意,只说姚大人心中不快,不用心培育,就得耽误许多事,不成不成!”

    “姚大人有功于天下,却被软禁,被夫妻分离,百姓会如何看陛下?这是要让民间对陛下不满呀!”

    ……

    屏风那边七嘴八舌,但那人并不回答朝臣的问题,只说:“臣提出此议是为陛下分忧。还请陛下细思。”

    姚姜知晓让她和卫骏驰到屏风后听今日的朝会,是帝后的主意。

    皇帝希望大臣能干务实,武将为国出力,文臣为民请命。

    文武官员能各有主张,能有分歧,但总归得力往一处使。

    这时朝中为她授外官吵成了一团,有对她的不满,还有种种约束禁锢她的法子。

    纵算有朝臣替姚姜说话,两边吵成了一团,姚姜依旧觉心头平添一口恶气,吞不下去也吐不出来,梗得难受!

    卫骏驰轻声在她耳边道:“夫人别理这些无知小人!”

    忽然,司殿太监的话声响起:“各位大人请勿高声,听陛下圣裁。”

    听政殿内静了下来。

    皇帝叹了口气:“朕只是希望天下百姓能吃饱饭,不再有菜人市与易子而食,灾年也不必再当流民。朕看到姚姜有这个本事,看到她心系天下人的温饱,才授了她外官。但朕这个愿望,到了众卿处却这样难!众卿便是这样为朕分忧的?”

    朝中寂静无声,片刻后,祁宗凡的话声响起:“陛下思虑深远,心悬百姓,臣钦服。”

    “陛下为姚大人授外官,乃是为天下百姓谋划,乃是百姓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