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太子要娶宋惜枝

天色尚早,柳氏出了宫门,坐上国公府的马车。

车夫习惯性问了一嘴,是否要直接回府去,谁知柳氏却一脸高兴道:“去珍宝阁。”

车夫愣了一下,也不多问,应了声是,就驾车往珍宝阁去了。

柳氏端坐在软靠上,面上掩不住的高兴,随即又有些怅然。

高兴是因为女儿终于点头了。

柳氏原以为,自家宁宁素来恋家,听见六月定亲怕是还要嫌早。

没成想,方才女儿垂着眼,声音轻却清晰地说,不必等六月,就近挑个良辰吉日,尽快定下便是。

柳氏自然是高兴得不行。

永宁侯府门第相当,谢临那孩子又稳重可靠,盯着这门亲事的人家可不少。

如今京中局势不定,儿女婚事早一日定下,便早一日安心。

若是拖得久了,夜长梦多,保不齐就被哪家捷足先登,那才真是要悔断肠呢。

只是一想到这婚事一旦定下,那养了十几年的女儿也就快要出嫁了,多少有点不舍。

不一会儿,马车便稳稳停在了珍宝阁门前。

柳氏是来定头面首饰的。

虽说她已经提早为沈霜宁备好了丰厚的嫁妆,可柳氏总觉得还差些什么,尤其是这姑娘家出嫁的头面,更是半点含糊不得。

京中做买卖的没几个不认得荣国公夫人。

见是柳氏进门,伙计便恭恭敬敬地将其引到茶水间里。

“夫人稍等,小的去唤管事的来。”

柳氏微微颔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室内陈设。

梨花木的桌椅擦得锃亮,墙上挂着一幅水墨兰草,清雅不俗,倒不像寻常商铺的茶水间那般敷衍。

这珍宝阁虽说在京中不算老字号,是近几年才在东市开起来的,却凭着款式新颖的首饰、独一份的料子,硬生生做成了东市生意最好的商铺。

更奇的是,京中那些眼高于顶的宗妇小姐,竟都爱往这儿跑,渐渐成了京中贵妇圈里颇受追捧的去处。

柳氏很敏锐,一眼便瞧出这珍宝阁绝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能在短短几年内笼络住半个京城的世家宗妇,背后定然有大人物撑腰,那东家的来头怕是不小。

柳氏收回了视线,并不好奇。

管他背后是谁,她今日来是为女儿挑头面的,只要东西好、合心意,其余的事,与她何干?

没等多久,一名女子挑帘而入,月白色的纱裙随着动作轻轻漾开,婀娜多姿。

对方自称“窈娘”,是珍宝阁的管事。

女子生得极美,连柳氏见了都不由得眼前一亮。

得知贵客是为府里姑娘挑嫁妆头面的,窈娘便知柜台里的寻常货色入不了眼,当即吩咐伙计:“去把后阁那几套新制的头面取来。”

柳氏看过几幅头面的样品后,都十分满意,当即大手一挥,定下一套。

两人算是相谈甚欢,窈娘笑道:“看来国公府好事将近,窈娘先在这儿恭喜夫人了,就是不知,是贵府哪位小姐?”

按理说,亲事未正式定下前,这话原是不该对外说的。

但柳氏此刻满心欢喜,想着与永宁侯府的婚事早已议得七七八八,只差换帖定日子,便也没藏着掖着,笑着答了。

“原来是四小姐。”窈娘心下了然,随即笑意更深,“沈四小姐才貌双全,在京中是出了名的,配哪家都是天作之合,难怪夫人这般上心。”

谁不喜欢听漂亮话,柳氏被说得心头舒坦,脸上的笑意越发真切,又忍不住多吐露了一些。

窈娘听了,不由羡慕:“听夫人一说,才知四小姐与小侯爷原是这般有缘分,感情又好,果真是天赐良缘。”

柳氏见她是个伶俐人,便多了几分好感,随口道:“我瞧你这姑娘伶俐通透,也该到了适婚的年纪,可有许配给哪个好人家了?”

窈娘闻言,眼中难掩落寞,道:“未曾。”

“怎么会呢?”柳氏看着眼前容貌不俗的女子,怎么也不敢相信竟会无人求娶。

窈娘为柳氏添茶,敛眸道:“窈娘福薄,没有四小姐好命,我只是一介孤女,幸得贵人赏识,方可在这繁华之地安身立命,如今这般就已满足了。”

柳氏看着她的脸,看着看着,忽然眯起眼。

原本轻松的神情竟变得有些肃然,张口道:“我似乎在哪见过你你是不是姓莫?”

窈娘听到这个姓氏,瞳孔骤然一缩,慌忙垂下了眼,故作镇定地一笑:“窈娘没有姓氏,夫人应是记错了。”

柳氏看出她在掩饰,却没有再追问,只是端起茶盏饮了一口。

没错,她一定没认错。

窈娘就是莫氏遗孤。

十多年前,江西最风光的商贾,莫过于柳、莫两家。彼时两族势均力敌,正商议着结为秦晋之好,将生意做大做强。

可谁也没料到,一场灭顶之灾骤然而至——莫家满门一夜之间被屠戮殆尽,震惊朝野!

此案交由前镇抚司查办,时任镇抚使的袁振峰袁大人亲自督办。

当年镇抚司追查下去,查出此案竟和一个名叫“吴游”的游侠有关,可这凶徒犯下滔天大罪后便销声匿迹。

令人揪心的是,当年莫家废墟里,官府在堆叠的尸体中,竟意外发现了一个尚有气息的幼童!

后来听说这个孩子被那位袁大人收养,但养在何处,过得如何,无人得知。

而更令人唏嘘的是,袁大人最后也被吴游残忍杀害。

对方杀了袁振峰后,再次潜逃,直到不久前,才被镇抚司缉拿归案。此事柳氏还特地打听过的。

柳氏还记得,那位莫夫人生得倾国倾城,当年她只远远见过一面,那惊鸿一瞥,便记了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