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杨小民杀人案(上)(第2页)
杨小民在案发后不久便被警方成功抓获。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被关进看守所的他竟然毫无惧色,甚至还表现得异常嚣张。
在看守所里,杨小民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有多么严重,他不仅没有丝毫的恐惧和悔意,反而大肆吹嘘起自己杀人的“英勇事迹”来。他的言辞极其狂妄,仿佛这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是值得炫耀的资本。
更让人震惊的是,杨小民竟然还公然扬言:“我不怕,我爸爸是省委办公厅主任,他管保卫,有办法。”这句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看守所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其他在押人员都被他的狂妄所震惊,同时也对他的背景产生了深深的疑虑。
杨小民的这句狂言,不仅暴露了他的无知和狂妄,更让人们对这起看似简单的杀人案产生了更多的担忧。人们不禁开始怀疑,这个案子是否会因为杨小民父亲的权势而受到影响,正义是否能够得到伸张。
血案发生后,西宁市公安机关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立即成立了专案组,调集了大量的警力和资源,对案件展开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
专案组的民警们不辞辛劳,日夜奔波,他们走访了大量的证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收集了各种可能与案件有关的证据。他们深知,这起案件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纠葛,因此必须要做到证据确凿,才能让罪犯受到应有的惩罚。每一个细节,每一条线索,他们都不放过,力求还原案件的真相。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整个案件的事实逐渐清晰起来,证据确凿无疑,杨小民故意杀人的罪行无可辩驳。
1979年9月6日,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公开审理。法庭上,气氛严肃而凝重。检察官神情严肃,义正言辞地出示了大量的证据,详细阐述了杨小民的犯罪过程和恶劣行径。每一个证据,每一句话,都如同一把把利刃,刺向杨小民的罪行。面对铁证如山,杨小民低下了他那曾经不可一世的头颅,无法抵赖。他的犯罪行为,被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惊和愤怒。
城中区人民法院经过严谨的审理和激烈的讨论,最终认定杨小民犯有故意杀人罪,且手段凶残、情节恶劣、罪大恶极,依法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这一判决结果,犹如一声正义的怒吼,划破了黑暗的夜空。它符合法律的规定,也顺应了民意,让人们看到了法律的公正和威严,感受到了正义的力量。这一刻,人们相信,法律不会被权势所左右,正义必将得到伸张。
判决下达后,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很快对这一判决进行了核准,并于11月3日将案件上报青海省高级法院复核。在这一阶段,人们普遍认为案件己经尘埃落定,杀人凶手杨小民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法律的正义即将得到彻底的伸张。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一场更加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和司法黑幕,正悄然拉开帷幕。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就在人们以为正义即将得到伸张的时候,案件在青海省高级法院复核阶段发生了惊人的反转。在青海省委部分领导的干预下,1979年12月7日,杨小民被改判为死缓。这一判决结果,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表示震惊和愤怒,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罪大恶极的杀人凶手,竟然能够逃脱死刑的惩罚。
改判的理由简首是滑天下之大稽,让人不禁哑然失笑。什么“罪犯年轻”,难道年轻就可以成为犯罪的理由吗?这简首是对法律的亵渎!还有什么“因小事引起杀人”,这完全是在混淆是非,企图掩盖杨小民的罪行。至于“两人搏斗的情况存在,谁先动手说不清”,更是无稽之谈,明明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是杨小民先动手,怎么能说不清楚呢?
这背后的真相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杨小民的父亲杨国英在搞鬼。杨国英身为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位高权重,在省委内部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他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被判处死刑呢?于是,他开始不择手段地西处活动,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关系,拉拢那些能够帮上忙的人。
为了达到目的,杨国英不惜一切代价。他可能给某些官员送礼、行贿,或者许下一些利益承诺。而那些官员呢,为了讨好杨国英,或者为了自身的利益,竟然也罔顾法律和良心,为杨小民的改判大开方便之门。这简首就是官官相护,以权谋私的典型案例!
杨小民入狱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不仅没有像其他罪犯一样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被安排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培训。培训结束后,他竟然穿上了白大褂,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医护人员。
更令人气愤的是,杨小民在狱中还享受着特殊待遇。他的生活似乎与其他囚犯截然不同,他可以自由地在监狱内活动,甚至还能与狱警们谈笑风生。这种逍遥自在的生活,让人们不禁怀疑他是否真的是一个罪犯,还是说他只是一个特殊的客人。
这种公然的徇私枉法行为,无疑是对法律尊严的严重践踏。民众们对此感到无比的愤怒和失望,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法律的公正和公平在这一刻荡然无存。
而在杨小民入狱两年后,更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刑期竟然被再次改判为无期徒刑,这无疑是对法律尊严的又一次公然践踏,也是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二次伤害。
这样的司法判决,让人们对整个司法系统的信任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人们开始质疑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对司法公正的信心也随之动摇。
消息传出,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受害者王强的家属更是无法接受这一结果,他们悲痛欲绝,愤怒不己。他们坚信这是杨小民父亲的权势在作祟,导致司法不公。王强的姐姐王欢茹,这位坚强而又勇敢的女性,悲愤交加,决心为弟弟讨回公道。她深知,要想让正义得到伸张,就必须与强大的权势作斗争,这条路注定充满艰辛和坎坷,但她没有丝毫退缩,毅然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上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