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漠 作品

和政县杀警大案纪实(十四)(第2页)

而一旁的司机也没闲着,为了保证警车随时能够发动,以便在发现逃犯时能立刻展开追击,他不得不一趟一趟地发动警车。因为大家都清楚,在这么冷的天儿里,如果车彻底凉下来,再想发动可就比登天还难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警车必须每隔半小时发动一次。可是,即便如此,到了第二天清晨,当大家醒来时,却发现警车还是被冻得里里外外都是冰碴子,仿佛一个巨大的冰雕。马局更是被冻得爬不起身儿来,嘴唇发紫,身体不停地颤抖着。3名民警见状,赶紧一起上前,小心翼翼地把马局架到了一个稍微能晒着太阳的地方,希望阳光能给他们带来一丝温暖。随着阳光的照射,身上的冰渐渐融化,可那种钻心的疼痛却让大家难受得龇牙咧嘴。手和脚就像被无数只蚂蚁在啃噬一般,每一寸肌肤都在痛苦地“呻吟”。

此时,马局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对着身旁的几名同志说道:“此地暂未发现异常情况,咱们即刻动身,前往临夏县潘坡坝口,那边很可能会有新的线索。”言罢,他咬紧牙关,拖着几乎冻僵的身躯,挣扎着坐上那辆略显陈旧的北京吉普212。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他带领着三名同样坚毅的民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翻山越岭,朝着临夏县的方向疾驰而去。而此刻,那几名狡猾的逃犯究竟又逃窜到了何处?这一次的追捕行动,能否成功将他们一网打尽,成为了众人心中紧绷的弦。

时间回溯到2月1日中午,那五名穷凶极恶的罪犯自太子山顶如丧家之犬般仓皇逃窜之后,临夏州公安局副局长马正义即刻按照州局的电话指示,迅速调兵遣将。他亲自带领州局以及临夏县公安局的一众民警,在甘南西土房子、东干河口、西干河口等8处关键地点紧急设卡堵截,布下天罗地网。与此同时,临夏县公安分局副局长也身先士卒,亲自率领4名民警与两名武警,风驰电掣般赶赴多支巴沟展开搜捕行动。

这多支巴沟,宛如一条沉睡在大地的巨龙,长达45里。沟底怪石嶙峋,犹如狰狞的怪兽,张牙舞爪地横亘在眼前。一条河流贯穿其中,然而在严寒的侵袭下,己然冻结成冰,仿佛一条白色的丝带蜿蜒于沟壑之间。一行人开着车小心翼翼地驶入沟内,可没走多远,便被一块巨大的石

头拦住了去路,犹如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面对此景,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陷入困境。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下车,西处寻觅解决之法。幸运的是,在附近找到了牧民,从牧民那儿租来了三匹马。刑警队长紧紧拉住缰绳,带着众人,在这狭窄而崎岖的沟内,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着。马蹄踏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行路的艰难。可前行不久,又一道难题横在了眼前——前方出现了一道高高的冰坎儿,那冰犹如一座小山丘,陡峭而光滑,根本无法逾越。可怜这三匹马,无论如何努力,也难以攀爬上去。万般无奈之下,众人只能忍痛将马暂时舍弃在此处,徒步前行。

一步,又一步,他们在这冰天雪地中艰难跋涉。又走了十来里地,高原反应如恶魔般缠上了众人。两名武警和一名民警,只觉得头晕目眩,双腿像灌了铅一般沉重,累得趴在雪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仿佛下一秒就会被这寒冷的世界吞噬,说什么也不愿再挪动分毫。带队的领导同样是举步维艰,每迈出一步都要耗费巨大的力气。就在大家几乎绝望之时,一名民警一个踉跄,差点儿摔了一跤。可这一跤,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雪地上,一片泛黄的痕迹映入眼帘。众人定睛一看,凭借着丰富的经验,他们迅速判断出这是人撒下的尿液,而且从尿液的状态来看,排尿的时间并不太长。刹那间,带队领导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大声喊道:“兄弟们,加把劲儿,快追!他们就在前面不远了!”众人听闻,仿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强打起精神,继续向前追去。

这一走,似乎没有尽头。又走了30来里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狂风如同猛兽般呼啸着,肆意地刮过众人的脸庞,带来刺骨的寒冷。就在众人疲惫不堪之时,他们看到了一位放羊的老人。老人头上戴着一顶洁白的帽子,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带队领导赶忙走上前去,恭敬地向老人打听情况。老人抬眼一看,面前这些人穿着警服,还携带着武器,便明白了他们的身份,说道:“你们是公安局的吧?哎,上午啊,有西个人从山上窜下来,凶神恶煞的,还抢了我点儿吃的,手里还拿着斧头什么的,随后就往山上跑了。我瞅着他们那架势,就像一伙儿土匪似的。”

听闻此言,带队的王国荣局长走上前,从兜里掏出一根烟,递给老人并为其点上,诚恳地说道:“老人家,他们是一伙儿杀人犯,情况十分危急。您能不能给我们带个路啊?”老人略作思索,看着眼前这些为了维护正义而不畏艰难的警察,坚定地说道:“没问题。有你们在,我不怕!”老人家古道热肠,二话没说,也没想任何条件,便爽快地答应下来,带着战士们继续前行。

天愈发黑了,如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沉甸甸地压下来。众人在这黑暗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个个气喘吁吁,呼出的热气瞬间被寒冷的空气吞噬。别看老人家年事己高,可他毕竟在此地土生土长,对这一带的地形了如指掌,走起路来大步流星,把年轻的战士们都甩在了身后。一名民警不禁感叹道:“老人家,您身体可真好啊,比我们走得还快呢!”老人呵呵一笑,说道:“天天在这儿走,都走习惯了。”

大家就这么一步一步地紧跟着老人家。突然,老人家脚步一顿,抬手向前方一指,说道:“哎,就在那里。”众人顺着老人家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前方不远处的雪地上,一座牧羊人的毡房在夜色中隐隐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