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豁口的菜刀(上)(第2页)
在这种情况下,李明决定让高红再次仔细核查家中的物品,看是否还有其他遗漏的线索。高红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和焦虑,再次对家中的每一个角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检查。终于,她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原本放在卧室或客厅的一个凳子,此刻却出现在一楼的楼梯口,位置的改变显得十分突兀。厨房煤气灶下面柜子里的一把菜刀,也被放到了厨房吊柜的顶上,这一奇怪的举动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且,客厅和过道相交墙角处大立柜顶上的两个行李箱,其中一个黑色行李箱竟然不翼而飞了。
这些发现引起了专案组的高度重视,他们开始对这些线索进行深入分析。窃贼拿走一个看似普通且并不值钱的行李箱,这一行为背后似乎隐藏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毕竟,从丢失的财物数量来看,并不需要用行李箱来装载。专案组推测,这个行李箱很可能与乔丽的失踪有着密切的关联。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猜想,专案组决定对案发现场进行二次勘察,希望能找到更多关键的线索。
这一次,警方对现场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角落。终于,在卫生间马桶旁边的瓷砖缝隙间以及卫生间门后的瓷砖上,发现了一些干涸的血迹。这些血迹虽然经过了擦拭,但还是留下了一些痕迹。警方立即提取了这些血迹样本,并与乔丽父母的 dnA 进行比对。等待比对结果的过程中,每一个专案组的成员都感到无比紧张,他们深知,这些血迹可能是解开案件谜团的关键。
几天后,比对结果出来了,血迹正是属于失踪多日的乔丽。这一结果让整个案件的性质变得更加严重,乔丽很可能己经遭遇了不测。然而,血迹的发现只能证明乔丽在这里受到了伤害,但具体的伤害程度、是否危及生命,仍然是未知数。无论如何,现场必定还有另外一个人存在,这个神秘的“他”究竟是谁呢?
专案组开始对案发现场的周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案发小区西周的院墙高达两米多,墙顶还铺满了尖锐的玻璃渣子,小区的大门每晚 11 点左右就会关闭,之后若要进出小区,必须喊门卫开门。警方推测,案发当晚出现在现场的“他”,有可能为了躲避他人的耳目,利用凳子试图翻过院墙逃走。于是,警方对院墙西周进行了仔细的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痕迹
。然而,经过一番认真的勘查,并没有发现有人攀爬院墙的迹象,这让警方的调查陷入了僵局。
就在这时,门卫向警方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乔丽失踪当天的凌晨两三点钟,有一个二十多岁,身高约 1.7 米,拖着一个箱子,操西安口音的年轻小伙,半夜喊她起来开门,声称自己是这里的住户。由于当时光线昏暗,门卫又刚从睡梦中醒来,迷迷糊糊的,所以并没有看清这个男子的具体样貌特征。但门卫的描述让警方有了新的方向,结合案发现场门窗没有被破坏,也没有明显打斗痕迹的情况,警方推测这个“他”很可能和乔丽是相识的。
顺着这条线索,警方将调查的重点放在了乔丽身边的人身上。乔丽的未婚夫自然成为了首要调查对象,乔丽和她的未婚夫在 2005 年农历二月订了婚,计划年底结婚。未婚夫是西安附近宝鸡市人,口音与门卫描述的相近,而且从外形、年龄上看,也与门卫所看到的人相符。警方迅速对乔丽的未婚夫展开了调查,然而,经过多方核实,乔丽的未婚夫在案发时间段,人一首在宝鸡市,有众多证人可以证明他的行踪,有着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因此他的嫌疑被排除了。
随后,警方又将调查范围扩大到乔丽的亲戚、同学、同事、朋友等,对近百人进行了逐一排查。他们详细询问每个人在案发前后的行踪和与乔丽的关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然而,经过一番艰苦的调查,却始终没有找到那个神秘的“他”。案件的调查再次陷入了困境,仿佛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办案人员并没有气馁,他们重新梳理思路,想到乔丽失踪前一首住在高红家,与高红接触频繁,这个神秘人会不会是高红认识的人呢?于是,专案组开始对高红身边的人际关系进行全面梳理。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外号叫“小东北”的男子进入了警方的视野。
据高红回忆,12 月 13 日晚上,也就是乔丽失踪的前一天,“小东北”来找她借 20 块钱。这个“小东北”是她男友在银川租房时的邻居,她因男友的关系与“小东北”仅有数面之缘。当时,“小东北”声称自己来定边见网友,没想到网友爽约,身上的钱不够住旅馆,所以想借点钱应急。高红虽然觉得这个借口有些牵强,但看在男友的面子上,还是借给了他。借完钱后,“小东北”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屋里磨蹭了很久,后来还是乔丽开口说:“明天我要上班,姑姑要出差,要不你早点回去休息。”“小东北”这才不情不愿地离开。
专案组的警员们觉得“小东北”的行为十分可疑,一个几乎没有交情的人,突然上门借 20 元钱,而且借钱后还不愿离开,这背后很可能隐藏着更深的目的。于是,警员们马上前往银川市,对“小东北”这条线索展开调查。然而,当他们到达银川后却发现,“小东北”在乔丽失踪后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据“小东北”租房的周围邻居讲,“小东北”平时在当地没有正经工作,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听他说话口音像东北的,所以周围的租户都喊他“东北”或者“小东北”,但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也不清楚他从哪里来。当时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还不够完善,警方要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一个只知道绰号的人,难度可想而知,就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因此,“小东北”这条线索暂时中断了,案件的调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警方并没有放弃,他们深知,这个神秘的“小东北”很可能就是解开这起案件谜团的关键人物,只要有一丝希望,他们就会继续追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