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月山埋尸案(第2页)
练有素的警犬,在民警的带领下,在疑似埋尸区域仔细搜寻着,它们的鼻子不停地嗅着,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气味。民警们还仔细比对卫星图和施工图,试图从地形地貌的变化中找到蛛丝马迹。他们拿着放大镜,对着图纸反复研究,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同时,他们不辞辛劳地走访当时项目分包负责人和多名施工人员。每走访一个人,民警们都要耐心地询问,详细地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在苍茫的日月山下,横跨 40 余公里的疑似埋尸区域,近 200 名民警风餐露宿,展开了长达 3 个多月的地毯式搜索。夏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民警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依旧在烈日下仔细搜寻着每一寸土地;秋日的寒风呼啸而过,吹透了他们的衣衫,冻得他们手脚冰凉,但他们从未有过一句怨言。
终于,在无数次的搜寻后,他们在 109 国道东向西方向 33 公里处的边坡旁,找到了那具承载着罪恶证据的人体遗骸。这一发现,不仅为案件的侦破打开了突破口,更让专案组民警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将整个涉黑组织一网打尽的决心。
在全力寻找马某珍尸体的同时,专案组民警并没有放松对其他线索的排查。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令人发指的罪行逐渐浮出水面。
2001 年 3 月 11 日的夜晚,对于被害人马某德和他的妻子来说,是一场噩梦的开始。像往常一样,夫妻二人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手牵着手,有说有笑地准备上楼回家。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危险正悄然降临。
当他们走到二楼平台时,突然,一个黑影从暗处窜出,手持方形铁锹,狠狠地向马某德妻子砸去。马某德妻子瞬间被打晕在地,发出痛苦的呻吟。马某德惊恐万分,转身向楼下跑去,却又被蹲守在楼下的马成和追上来的杨生录围堵。马成,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残忍与冷漠,仿佛眼前的马某德只是一只待宰的羔羊;杨生录则一脸狰狞,挥舞着手中的凶器,嘴里还不停地咒骂着。
在这狭小的空间里,马某德无处可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马成和杨生录举起凶器。马成和杨生录如同恶魔一般,对着马某德疯狂地砍杀,连砍 21 刀,马某德的手脚筋也被残忍地砍断。马某德在血泊中痛苦地挣扎,发出绝望的呼喊,那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凄惨。而这一切的起因,仅仅是因为涉黑组织的主要嫌疑人张成虎,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秋智乡采金时,认为同在当地采金的马某德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便指使马富录,安排马成和杨生录对其进行殴打。
马某德的妻子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丈夫遭受如此残忍的折磨,却无能为力,她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她试图呼救,但喉咙却像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样,发不出声音。
一年后,马某德因肝病与世长辞,但这起恶性事件所带来的伤痛,却永远地刻在了他家人的心中。每当回忆起那悲惨的一幕,马某德的女儿都会泪流满面,她哽咽着说:“让我父亲的惨案得以沉冤昭雪,让扫黑除恶落到实处,是我们老百姓的希望。”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正义的渴望,那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支撑着她等待着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随着案件的逐步推进,专案组陆续掌握了涉黑组织成员的犯罪证据,并对大部分成员实施了抓捕。然而,仍有一些漏网之鱼在逃,其中就包括马海云。
马海云,狡猾如狐,在得知组织成员纷纷落网后,便开始了东躲西藏的逃亡生涯。他深知自己一旦被抓,必将面临法律的严惩,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隐藏自己的踪迹。
为了将马海云抓捕归案,专案组展开了一场漫长而艰辛的追逃行动。他们历时一年多,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追捕行程累计 3 万多公里,最远甚至追到了海南三亚。追逃组的民警们白天翻山越岭,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藏身之处。他们穿梭在茂密的山林中,忍受着蚊虫的叮咬和烈日的暴晒;夜晚则坚守在可疑地点,忍受着寒冷与疲惫,只为等待那将罪恶绳之以法的一刻。
在追捕过程中,民警们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线索时而中断,时而又出现一些虚假的信息,让他们的追捕行动陷入困境。但他们从未放弃,始终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将马海云抓捕归案。
2020 年 10 月 16 日,西宁市湟中区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这场追逃行动即将迎来终结。专案组民警经过细致的侦查和追踪,终于将目标锁定在了马海云亲属家。
6 日 7 时 28 分,搜查行动在这看似普通的民宅中展开。当民警踏入屋内,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种种迹象表明,这里长期无人居住。然而,经验丰富的民警并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位民警伸手摸了摸炕头,惊讶地发现炕头竟有余温。这一异常现象,瞬间让民警们的神经紧绷起来。
炕头对面,一张堆满杂物的桌子引起了民警的高度注意。民警们小心翼翼地拉开围挡布帘,挪开杂物箱,一个仅容一人平躺的暗洞赫然出现在眼前。
“马海云当时正缩在洞里。”专案民警对记者回忆道,“那个洞就是他藏匿多日的窝点,平时他躲在屋里,只要门口稍有风吹草动,就立刻钻进去。”
马海云蜷缩在暗洞中,眼神中满是恐惧与绝望。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布置的藏身之处,还是被专案组民警找到了。这一刻,他知道自己的逃亡生涯终于走到了尽头。随着马海云的落网,青海“8·07”专案组织成员全部到案,这标志着专案组的追逃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2019 年 10 月 30 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内庄严肃穆。法庭外,聚集了众多关注此案的群众,他们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期待着正义的裁决。
在法庭内,被告人张成虎、马成等人站在被告席上,曾经的嚣张跋扈早己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惶恐和不安。张成虎,往日的威风不再,此刻的他眼神闪躲,不敢首视法官和旁听席上的群众;马成,面容憔悴,身体微微颤抖,似乎己经预感到了自己的命运。
法官的声音在法庭内回荡,宣读着他们所犯下的累累罪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开设赌场罪、寻衅滋事罪等 10 余项罪名。每宣读一项罪名,旁听席上的群众都会发出一阵愤怒的低语,对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表示强烈的谴责。
数罪并罚,分别判处张成虎无期徒刑、马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该案其他 37 名成员,也受到了有期徒刑 2 年至 23 年不等的刑罚。这一判决,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向了黑恶势力,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和公正。
听到判决结果的那一刻,法庭内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对专案组民警辛勤付出的肯定,是对法律正义的赞美,更是对黑恶势力的有力回击。
历时一年多的艰苦奋战,“8·07”专案组终于成功摧毁了这个作恶多端的涉黑犯罪集团。这期间,专案组民警们所经历的艰辛与磨难,常人难以想象。
为了搜集证据,他们无数次深入虎穴,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每一次行动都充满了危险,稍有不慎便可能危及生命,但他们从未退缩。就像民警小王,在一次秘密调查中,差点被涉黑组织成员识破身份,幸好他反应机敏,巧妙周旋,才化险为夷。但即便如此,他心中对正义的追求从未有过丝毫动摇。
专案组中的女民警们也毫不逊色。女警小张,为了获取一份关键证人的证词,不辞辛劳地多次前往证人所在的偏远山区。那里交通不便,道路崎岖,她克服了晕车、体力不支等困难,终于用真诚打动了证人,让其愿意出庭作证。
在追捕过程中,民警们更是历经千辛万苦。他们日夜兼程,不顾疲劳,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有一次,追逃小组在追踪一名重要嫌犯时,嫌犯逃进了深山老林。民警们毫不犹豫地追了进去,在山林中搜捕了三天三夜。期间,他们风餐露宿,忍受着蚊虫叮咬和恶劣天气,但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成功将嫌犯抓获。
这些只是专案组众多艰辛中的冰山一角。每一位民警都为了这个案件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有的甚至因此忽视了自己的健康。但他们心中都怀揣着同一个信念:将黑恶势力彻底铲除,还社会一片安宁。
如今,看到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笑容中,有对正义得以伸张的喜悦,也有对这一年多艰苦奋战的感慨。
“8·07”专案的成功侦破,成为了扫黑除恶征程中的一座丰碑。它不仅让那些长期生活在恐惧中的百姓重获安宁,更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无论黑恶势力多么猖獗,无论案件多么复杂艰难,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这起案件也激励着更多的执法者,让他们更加坚定地投身到维护社会和谐与安宁的事业中。它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时刻提醒着人们,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正义永远不会缺席。而那些
为了“8·07”专案付出心血的民警们,他们的名字和事迹,也将永远铭刻在青海扫黑除恶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