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钱暻离开,满满纠结(第2页)
小言在我家里的重要性,你大概也是知道的,是我大哥留下的唯一血脉,如果他出事,那就不光是一条人命的事,家里老人也会受到不小的打击。
所以不光是我,如果满满妹子受了委屈,我家里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婶子说的话,是我之前说过的,也是家里长辈特意交代的,满满妹子就是我妹子,她的事就是我的事。
也可以说,盛家,就是她的靠山,和娘家。”
钱暻震惊,他是万万不敢想到,满满和盛家居然有这么深的渊源。
盛从南是故意的,他看出了满满和阮云铮两口子的阿开个抗拒态度,所以特意先让钱暻看到阮家的实际情况,心防最弱的时候,再用这层关系来让他死心,当然,知道了和盛家的关系,钱家可能更不会死心,但是有盛家这层关系在,钱家那对夫妻也不敢做什么过分的事。
他要把这认亲的主动权掌握在满满这边,她不想认,没有人能逼她做什么,这样,才算公平。
~~~~~~~~
“二婶二婶,要啥时候能吃呀,我都馋啦!”
“姐,姐,我也馋啦,呲溜!姐夫,我还想闻一下,你给我闻一下。”
然后是阮云铮无奈的声音,
“小心点儿,这个板子要是翻了,你们就一口都吃不着了。”
两个孩子立马后退两步。
“去查数吧,三百个数,查完三百个数,糖葫芦就能吃了。”
小姑娘查数只能查到二十,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苏云毅,
“你查呀你查呀,一会儿我就忍不住啦!”
苏云毅挠挠头,
“那个,姐,我一百个一百个的查行吗?三哥就教我查到一百,我不会查那么多......”
小姑娘的口水马上就忍不住了,
“二婶二婶,行哒行哒,一百也行哒,快让他查呀,再不吃,糖葫芦就坏啦!”
盛从南到底没忍住笑出声,刚才回忆带出来的那点情绪,都被孩子的话给打散了。
农村孩子零食少,这个糖葫芦都是稀罕的东西,他们做的都是小签子的,一个签子上就四颗山楂,也不怕孩子有危险。
苏云海找过来的时候,天微微有点黑了,两个孩子一人捏着一根吃的美滋滋的,小心翼翼的舔一舔才舍得咬上去,另一只小手还在下面接着,生怕咬碎了的糖渣掉了。
“我就知道他肯定在这儿,”
苏云毅却是第一时间就冲了过来,拽着他说悄悄话,
“三哥三哥,回家你教我查数吧,我要查到三百。”
苏云海,“......”
吃糖葫芦跟查数有什么关系?还有刺激孩子上进心的作用?
~~~~~~~~~
钱暻到底也没带走妹妹。
阮云清的话他听进去了,盛从南的话他也思考了,更主要的是,阮家的相处方式和氛围,给了他重重的当头一棒,让他对生活和家庭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只是,
“老盛,你说小昭可怎么办啊?”
“我哪儿知道咋办,你家里的情况你是最了解的,小昭想见妹妹,但是你母亲不喜欢这个女儿,你就往让两个人都能接受的程度协调呗!
反正满满妹子的态度很明确,她不回去,但是她不反感小昭。”
“唉!我回去劝劝我妈,看看能不能把小昭送到这边来住几天,为了小昭的身体,我妈,应该会同意的。”
盛从南看看他信心满满,没说什么,再阻止,就有些过了,行不行的,总要让他自己碰壁才能相信,
“你心里有数就行。
我就在县城上班,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也别客气。”
~~~~~~~~~
钱暻走了之后,满满没有松一口气,反倒心情更沉重了,
“唉,你说,他不会真的把他弟弟送过来吧?”
“好了好了,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你愁也没用,来,先洗洗脚,”
“不是,我也知道,但是这心里头,就是没有底,我倒不是怕他过来,主要是,要是他一个人还好说,就是你说,他身后,那一家子,我,想想都害怕,我实在不知道跟他们应该怎么相处。”
想想那天说话口无遮拦的那个女人,她就有点头皮发麻,那样的人,为什么会是她的亲生母亲?
说实话,她这么坚定的咬定不回钱家,这个亲生母亲占了百分之九十的原因,这个人给她的第一眼缘就很不好,就算是及时止损也好,明知道这
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她就更不想有一些多余的纠缠。
阮云铮给她擦了脚,倒了水回来,她还在皱着眉头发呆。
他顺手关灯上炕,
“怎么了,还想呢?”
满满又叹口气,
“我想的好好的,不回去,也不想跟他们扯上什么关系,但是今天说完之后,我发现,”
她纠结了一会儿,又犹疑道,
“我发现,我好像还更放不下了,是不是他说的太惨了,故意的要换取我的同情心呢?”
“你啊,”
虽然认识的时间不长,结婚的时间也不长,但是阮云铮知道,满满看着是什么都干脆果断,看着还像是有些无情,实际上,她是一个非常心软的人,
“不管他是什么心思,如果钱昭真的有事,而你又能帮忙,你真的会袖手旁观吗?”
“我,我也不知道,我赶紧我好像很矛盾,他,好像确实很可怜。
那天他说起以前难受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听着心情也确实有点不好,只是,铮哥,他要是一个人,可能我都不用纠结,就是天天去看他,我也不会觉得反感。
但是,这实际情况,不是没有那么简单吗?我,跟他们有有着这层关系,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面对,你不知道,那天一进屋劈头盖脸的一顿话,我当时就害怕了,那样的妈,我不想要。”
“好,不要就不要,你身边还有我呢,不要顾忌别的,按照你自己的心思来。
我不是说了吗,如果他们好,那自然好,锦上添花,你能多一家人疼爱,我也高兴。
但是如果真的实在是,处不来,那也不要委屈自己,你现在不是一个人,我们是夫妻,夫妻一体,不管你做什么决定,你都不是自己一个人,知道吗?”
“哎呀,铮哥,你说你怎么这么好,我怎么能摊上这么一个好的婆婆和老公呢?”
老公?
男人心头一荡,虽然没听过,但是这种情景,猜也能猜出来,这是一种称呼。
他慢慢的凑过去,轻声的哄着,
“再叫一声?嗯?”
“老公~~~唔~~~”
~~~~~~~~
累了一宿,第二天,满满就彻底把这个事给扔到一边了,阮云铮说的没错,她自己在这纠结也没用,反正该说的话都说了,她的态度也表达的明明白白,钱家如果想让钱昭开心,那他们自然会想办法。
如果他们当父母的都不管不顾,那她一个十八年都没有联系的妹妹,操这个心,就真的是有些多余了。
这会儿是秋高气爽,老太太忙着囤秋菜,满满就跟着打下手,内伤外伤都好的差不多了,活动起来也不那么受限,很快就抢了搬运的活,男人不在家,总不能让老太太干活她看着不是?
“妈,这些白菜要怎么处理?能腌酸菜吗?”
这是老太太院子里收的秋菜,没壮好心,都是塌(三声)了棵(有的农村的叫法)。
(白菜壮心,指白菜包心紧实、叶片肥厚。)
老太太看了一眼,
“不用,那些你就放那个台上晾着就行,晒干菜,冬天蘸酱吃。”
在陆家没接触过,但是前世她也是去过农村的,对这个并不陌生,
“行啊,妈,那到时候打熟酱呗,干菜蘸熟酱好吃。”
老太太好哄,又乐乐呵呵的了,
“行行行,熟酱。
对了,待会啊,咱们挑点黄豆,等进腊月了,做点酱块,酱缸里也见底了,正好,开春下酱,来年啊,就能吃新酱了。”
“好。”
对于这些不熟悉的农村生活技能,满满还是很有兴趣学的,不管以后还在不在农村生活,学到手的东西,总会有能用到的时候。
小姑娘也跟着凑热闹,
“奶,我也能挑豆子,我帮奶干活。”
“行行行,你们这么能干,我可就省事了。”
黄豆是村里种的,分粮的时候分到手的,不过不多,老太太又出去找邻居换了几斤回来,倒在大簸箕里,让小姑娘先挑着,婆媳两个刷了大缸,准备腌酸菜。
这个是后世存在于纪录片里的特色美食,满满不陌生的,但是亲自上手,她也是跃跃欲试。
这东西说是地方特色,但是做法也并不统一,以各家主妇的手法为准。
老太太是熟手了,这么多年,自己也有自己的技巧。
把白菜洗净,放在开水里过一下,然后快速的过凉水,紧接着就放到大缸里码放整齐。
这时候也没有什么酸菜鲜,都是老法子,一层白菜,撒一层盐,
码到最上面,压上一块平整的石头。
过了一夜,白菜里的水分就慢慢的被挤出来了。
满满的活,是过凉水。
因为男人回来了,过开水这种“危险”的活,自然轮不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