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第2页)
这个回答,吴新蕊能接受。
她也看出来了,汪明远是有政治抱负的,或者说,是有野心的。
“你放弃机关去地方工作,这个态度很好,”吴新蕊说,“对清南市的工作,你有什么想法?”
“清南市有劳动力优势,我想多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打造外贸出口基地。比如服装、箱包、鞋帽这类轻工产品。”
吴新蕊再次感到意外。这个年纪的政府主官,不都喜欢把高科技、互联网挂在嘴边吗?
“有具体方案吗?”
“我在沿海地区有些关系。华夏入世在即,进出口贸易会有一个巨大的增幅。沿海地区发展了二十年,人力成本不断上涨,用工缺口必然也更大。与其让农民背井离乡去外面打工,不如就近上班,工资就算少一点他们肯定也愿意,这就是我们的成本优势。依托清江航运,我们又有不输于沿海的运输优势。我想将一些沿海的初级加工业转移到内地,这条路子应该是可行的。”
吴新蕊点点头:“这个想法很好。你的资源和背景,应该不需要省里的支持吧?”
“吴姨,我听说您马上要去欧洲考察?”汪明远终于图穷匕见。
“是的,三天后出发。不过,代表团的成员已经确定了,你想加入?”
汪明远摇摇头:“明天我就要下去调研了。我是想请吴姨带上我们清南市的宣传资料,向欧洲客户推介一下我们清南。”
吴新蕊诧异道:“你的工厂还没落地,就已经想开发欧洲客户了?”
“先拿订单再建厂,国外很多企业都是这么干的。”汪明远向前倾了倾身,“吴姨,我不需要三叔补偿什么,只想您帮我这一回,行吗?”
吴新蕊的脸上终于露出欣赏之色:“资料带来了吗?”
汪明远面上一喜:“带来了。”
他打开随身的公文包,拿出一份资料。
那是一本印制精美的彩色宣传册。
吴新蕊一上手就知道,这是请了专业人士设计的,铜版纸的质感和印刷质量都相当高超。
翻开扉页,上面不光有中英文,还有法文和德文这两种欧洲的主要语言,显然是极为用心的。
吴新蕊大致翻看了一下,里面用大量的图文资料,介绍了清南这个县级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
后面几页,则是大量的工厂生产线照片,整洁的车间、认真的流水线女工、严格的抽检制度、堆积如山的成品仓库、连绵不断的进出车队。
仅仅看这本宣传册,竟然比省里某些轻工产品的推介还要漂亮。
她合上册子:“你打算接受多大规模的订单?”
汪明远伸出一根手指:“一千万。”
“人民币?”
“欧元。”汪明远说。
吴新蕊笑了:“你还真不客气。”
“吴姨,我当您答应了。”汪明远顺势说道。
“我只能试试,如果真有订单,你可不能给我掉链子。”
“吴姨,我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当儿戏。”
见事情说得差不多,汪明远知机地准备起身告辞。
就在这时,他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这是他的私人手机,知道号码的人不多。
他拿出来一看,是个陌生的手机号码。
汪明远向吴新蕊告了个罪,接通了电话。
“我是汪明远,哪位?”
电话里,一个沉稳清晰的男声响起。
“汪市长,我是刘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