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1595章(第2页)
“二夫人想问问老爷,这粥里能否多掺水少些米?反正是善粥,稀一点就稀一点,那些流民也没得选,照样会惦着宋家的好,把他们喂得太饱了,还容易生事。”
“哼,妇人家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宋家是缺这点米还是缺这点钱?告诉二房,粥棚的规矩照旧,若是筷子浮起,二房今年的粮行分红便不必要了。”
宋家大管事微微颔首,仔细记下。
然后又问道:“另外老爷,关于这粥棚还有一事,之前老爷在义士宴上抱怨过,粥铺施粥是施给肚子里空空的苦命人,但总有些贪小便宜的人,明明家里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却也要来领粥,宋家倒是不缺这碗粥,但只是粥铺准备粥水有限,不苦的人喝掉一碗,便意味着会有一个苦命人继续挨饿。”
宋良温当然记得他自己的这番抱怨。
说这些的目的,是为了给那些大多头脑简单的江湖义士们灌输一个念头。
民间许多苦难不是他们宋家不仁义。
而是有刁民从中作梗。
愚民自误,不是宋家之过错。
“有位义士冥思苦想献了个策出来,以后宋家再施粥时,可以在让施粥的人当着众人的面从地上抓一把土洒进粥里,粥里进了脏土,喝下去反正也死不了人,难民饿着肚子也没得挑,任然会喝,但那些家境尚可的人就会皱眉头,不喝这不干净的粥了。”
宋良温顿了一下,他没想到还真有人能想出个计策来,他笑着说道:“好,这计策确实好,等下去账房取白银百两,送给这位义士,就说宋家感谢他为难民想出的施粥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