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1章(第2页)
大夏皇宫,御书房。
大夏宰相王治象正与新君周德玄密谈,就连太监都被赶到了门口候着,不能留在书房内。
这些直接指向了宋家的情报线索,其实大夏三司原本都不想知道,但这事儿在江湖上都人尽皆知了,要是装作不知道,估计都不用等到宋家的报复了,一直在盯着他们的宰相王大人就要把他们给办了。
只不过大夏三司不知道的是,其实拿到这些消息的王治象一点也不比他们轻松,只是没想过要瞒着不报,连夜就进了皇宫,与皇帝来了个不会传到第三双耳朵里的关门密探。
之前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大夏天子的周德玄听了宰相的汇报,他虽然也知道出现了宋家的名字意味着什么,但他却不太理解王治象为何看起来如此为难。
难事是难事。
但用得着为难吗?
不应该是直接把这些消息告诉大焱使团,就算是有个初步的交代了吗,至于以后该怎么对付宋家,这就肯定是以后的事了啊……
“王大人,我……咳,朕有些不明白,你是在为难什么?”
王治象长叹了一口气,虽然没有第三个人在场,但他还是恪守着君臣礼节,拱手俯身说道:“陛下,请先宽恕老臣失言之罪。”
周德玄大手一挥:“王大人尽管说,朕不计你失言。”
王治象这才继续说道:“陛下觉得横渡江这九人……如何?”
周德玄不假思索地说道:“闯入鸿胪寺杀了鸿胪寺官差还袭击大焱使团,这是犯下了大错,即便不株连其族人,也该是杀之悬首,以儆效尤。”
“如果没有这鸿胪寺的大案呢?这九人在江湖上的名声,陛下觉得如何?”
周德玄在登基之前,多少也算得上是混迹于民间,这些江湖传闻也听了不少,九人的江湖名号他虽然不是个个都知道,也大致听说过一二。
“这横渡江好像是个名声还挺好的武道宗师吧?仗义疏财劫富济贫的事都做过不少,好像还曾经协助过朝廷剿匪,应该是个正儿八经的大侠了。”
听了这话,王治象点了点头,补充说道:“不止是横渡江,其余八人虽然没他那么大的江湖名声,但多多少少都称得上是江湖侠士,至少也是正派人士。”
周德玄有点疑惑。
这又怎么了呢?
是正派人士,就能够随便冲进鸿胪寺里杀人了吗?
就算不考虑大焱使团,难道那些鸿胪寺里的官员护卫们,就个个都是恶贯满盈,活该被杀的吗?
王治象的话也还没问完。
“陛下再想想,宋家在民间的名声如何?”
周德玄沉吟了片刻,隐约明白了宰相为什么问这些了,他眉色凝重地说道:“先帝在时,曾与我说过宋家的种种作为,民脂民膏刮入了宋家大宅,但如果说民间……就我再民间了解到的风声来看,宋家的名声似乎还挺好的,立了不少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