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山就那水 作品

第一百四十四章 愚蠢的齐王府官员,齐王杨暕!

“陛下,臣有本奏!”在禁卫军离殿之后,在众朝臣都沉默不语时,王兴昌站出来,拱手说道。他准备亲自出手了。他知道众朝臣已经被杨广震慑了,不敢随意上奏了。他不亲自出手不行了。而且他也知道,经过言官们的事情,杨广是不会放过他的。与其今日朝会结束,他被罢官,还不如在没有被罢官之前发挥一点余热。也好在世族之中增加一些威望。可他不知道的是。杨广根本就没有准备罢免他的官职,更加没有准备处罚他。他能当上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能成为世族在朝堂的代表人物,这都是杨广谋划的。因为他可以帮杨广稳定世族之人,也可以帮杨广处理世族的事情。他虽然是太原王氏的家主。但是他的能力一般,他根本就斗不过杨广,这样的世族之人,杨广怎么会让他离开朝堂呢!杨广不止不会让他离开朝堂,还会帮他获得更多的威望。让他继续成为世族在朝堂之上的代表人物。让他在世族之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这样杨广才可以通过他掌控世族,管理世族。说白了,杨广就是把他当做一个傀儡,可这个傀儡并不知晓他就是傀儡。“准奏!”杨广扫视了一眼王兴昌,开口说道。他知道王兴昌想说什么,也已经安排好了一切。“陛下,三殿下已然成年,按照宗室规定,三殿下应该离京就藩了。”王兴昌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拱手说道。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世族官员,勋贵官员都纷纷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臣附议!”“陛下,臣附议!”一时间,朝堂上寂静无比。朝堂之上三分之二的官员都站了出来。这其中还有一些官员并不是世族,勋贵的官员。他们是投靠齐王府的官员。要说谁最希望杨铭离京就藩,那绝对就是齐王杨暕。在太子杨昭病逝之后。齐王杨暕就是大家公认的未来太子。毕竟杨广的儿子就那么几个,而成年的嫡子只有杨暕,杨铭。太子杨昭病逝时,杨铭还没有觉醒前世记忆,还是一个痴傻之人。这太子之位不是杨暕,还有谁。可杨广并不喜欢杨暕,所以迟迟没有立杨暕为太子。但杨暕丝毫不急,因为没有人可以威胁到他的地位,在他看来太子之位就是他的了。可谁知道。杨铭突然崛起,杨广又异常宠爱杨铭。这样杨暕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也感觉太子之位可能不是他的了。于是杨暕开始了各种小动作,甚至在明知杨广打压世族,勋贵的事情之后还在拉拢世族,勋贵。这让杨广更加的不喜杨暕了。但杨暕觉得只要世族,勋贵支持他当太子,哪怕杨广不喜他。这太子之位也是他的。但他小看了杨铭,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杨铭已经名震天下了。更是打败了高句丽,剿灭了杨玄感叛军。按照这样的情况,他真的可能会错过太子之位。不过好在杨铭没有他聪明不会拉拢世族,勋贵,甚至站在了世族,勋贵的对立面。这让杨暕看到了机会。于是杨暕开始谋划挑起世族,勋贵和杨铭的争斗,在杨铭大军凯旋的时候假意刺杀杨铭。可杨暕万万没有想到。有人利用他的谋划,真的准备刺杀杨铭,甚至他的谋划还暴露在杨广面前。大怒的杨广禁足了他。可他会认命吗?那是绝对不会的,杨暕虽然在齐王府,但是小动作依旧不断。甚至还联系了一些世族,勋贵。但他太过愚蠢,他的所有动作都在杨广的眼下,都在五姓七望,关陇贵族的眼下。其实不管是杨广,还是五姓七望,关陇贵族,甚至是杨铭都把他当一个小丑而已。可谁能想到。就这样一个愚蠢的小丑。还准备参与杨广和世族,勋贵之间的争斗。甚至还准备了一些人手,准备刺杀杨铭。可笑的他这一切都在内外侯官的监视之下,他准备的人手也早早的被内外侯官斩杀了。杨广更是让内外侯官包围了齐王府,如今的杨暕是谁也联系不上了。而投靠齐王府的官员也被世族,勋贵收买了。世族,勋贵更是准备利用这些官员,上演一场皇子之间的内斗呢!“铭儿,众朝臣的话,你可听清楚了,你有何意见?”杨广面色凌厉,眼神冷漠的扫视了一眼众朝臣,然后把目光放在杨铭身上,问道。“陛下,离京就藩就是宗室规定,不需要三殿下的意见!”“陛下,三殿下短短数月斩杀唐国公李渊,左侯卫大将军郭荣,礼部侍郎卢高远”“陛下,三殿下应该立刻离京就藩,短短十几日三殿下在洛阳就惹出了太多事端。”“陛下,三殿下太过残暴,不适合留在洛阳,臣认为应该立刻离京就藩。”杨铭还没有说话,投靠齐王府的官员都纷纷站出来大声的说道。这些官员的话语太过粗糙,一点也没有世族官员,勋贵官员的委婉。其实这也不能怪这些官员。他们官位太低,平日里都是没有资格上早朝的。对于朝堂是不了解的,这次大朝会,他们有得到了齐王杨暕的命令。甚至世族,勋贵之人话里话外都是想让他们上奏杨铭离京就藩的事情。他们觉得有齐王杨暕的命令,又有世族,勋贵的支持。上奏杨铭离京就藩的事情是很容易的。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其中背后的博弈。这可是皇帝和世族,勋贵的博弈,争斗,哪里是他们这些人可以参与的。哪怕是宇文述,苏威,来护卫,裴钜等人都不愿意参与的。他们参与进去,这不是找死吗?这些官员其实就是世族,勋贵的弃子,为的就是展开杨铭离京就藩的事情而已。有了这些人开头。那些世族官员,勋贵官员才可以顺着上奏杨铭离京就藩的事情。这齐王杨暕愚蠢,投靠他的官员更加的愚蠢。这一幕,也让众朝臣看了一下皇室的笑话。这也是王兴昌,太常卿高颎,宋国公贺若弼,以及世族,勋贵的重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