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我才不是老实人
女人站在那里,目送余紫嫣的身影消失在转弯处,才收回目光。
回到供销社,售货员热情地招呼她:“狄同志,您今天要买点什么?”
那女人眉头一皱,她特别讨厌别人叫她“狄同志”,觉得这个词土气得很。她更喜欢别人称她为狄女士。
尽管心中不悦,狄同志还是强忍住,下巴微微抬起,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我想借用一下你们的电话。”
售货员立刻打开活动门,亲自领她走向办公室:“狄同志,请跟我来。”
狄同志走进后面的小道,发现这里又暗又窄,到处堆满了货物。空气中还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她急忙从包里拿出一块白色的真丝绣花手帕,在鼻子前扇了扇。一阵香气飘过之后,她才捂着鼻子,跟着售货员继续往前走。
到了电话机旁,她先把办公室里的人都轰了出去,然后用真丝手帕擦了擦电话按键,又把电话听筒用另一块手帕包好,这才敢拿起来拨了一个外地号码。
电话经过好几个接线员的转接,等到对方接通时,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
电话接通后,她也没废话,直接用严厉的语气说道:“你让余霜儿明天之前给我回电话,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说完话,连回应都不给,直接“啪”的一声挂了电话。
余紫嫣又跑了一趟供销社,然后按约定的时间回去参加会议了。
下午的交流会结束之后,她就去了白天考察过的那家供销社推销果酱。
这次她没弄什么花里胡哨的,直接去找负责人谈合作。
她没要求对方立刻下单,只是想先把产品放柜台试试卖,如果卖得好,以后就长期从他们的厂子进货,大家一起算账;要是卖不好,损失由食品厂承担,供销社也不会亏什么。
可惜那天下午推销效果不太好。
到了第二天中午,她又去了另一家供销社,这次总算同意试试卖果酱。
得到允许后,她在柜台上摆了三瓶大果酱,还另外准备了四十个小果酱作为赠品。
她把这些赠品分给了布料和副食柜台,只要顾客一次性消费满十块,就送一瓶小果酱。
首都的人真富裕,那四十多个小瓶果酱,半天就被送完了。
结果第二天就有顾客来买果酱了。
迷你果酱量太少了,两三勺都不够一家人吃一顿,所以大家才来买大瓶装呢!
没想到半天工夫,余紫嫣留在供销社的三瓶果酱全都卖光了。
还有很多没买到的人催着供销社赶紧补货。
供销社按照余紫嫣留下的地址,找到招待所跟她商量采购的事。
有一家供销社开始进货了,余紫嫣也就不用再去别的地方跑了。
等这家供销社卖火了,其他的自然会主动找上门。
就像甜城那样,她只谈了一家,其他几家也跟着卖开了。
出发前一天,甜城那边又加了一千份订单。
余紫嫣把带来的货和赠品全给了这家供销社,并让他们多送些,这样能更快扩展市场。
签订完采购合同,她马上跑去邮电局发了个加急电报,让李胜利赶紧发货。
李胜利收到电报,眼睛熬得通红,眼泪都要出来了,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他擦了擦眼睛,拿着电报跑到果酱厂,兴奋地说:“告诉大家个好消息,小余厂长在首都给我们接到了大订单!”
食品厂的工人们一个个眼睛红得像兔子,一脸呆滞。
听说有新订单,他们既不开心也不激动,反而气愤地扔下锅铲:“李书记,你就直说了吧,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好好休息一下!”
自从食品厂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他们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干活。
搅果酱搅得手都要断了,熬得眼睛都红了!
放下锅铲,连吃饭都抬不起手。
当初可不是说工作轻松,吹吹风晒晒太阳就能赚钱吗?
这完全是骗人的!
全都是假的!虽然不用顶着太阳干活,但也够受的,穿着那种奇怪的衣服守着热炉子,热得要命!
当时考进工厂的时候,高兴得不行,现在就想哭。
李胜利这小子就是个骗子!
李胜利咧嘴笑着,笑容带着点心虚。
他还是鼓起勇气给大家加油,挥舞着手里的订单,激动地喊:“这是首都的大单子!咱们的果酱能在附近的供销社卖!你们想想,要是有一天大领导去那个供销社买东西,一眼就看上了我们的果酱。
直接买回去。你们好好想想,你们亲手做的果酱,被大领导吃到了,还吃得特别开心,甚至夸咱们手艺好。这多有面子,多骄傲……”
李胜利一边说,一边做些夸张的动作,虽然有点过了头,但还是让大家都热血沸腾。
不过也有清醒的人:“你就别吹了,大领导那么忙,怎么可能自己跑供销社买东西。”
李胜利反驳:“为什么不可能?大家都是人,谁不用买东西?再说,就算他自己不去,他的随从也会帮忙买,结果不是一样的吗!”
总之,李胜利鼓动人心的本事确实厉害。
没多久,他就把大家忽悠得斗志昂扬,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
一个个都像不知疲倦似的,拼命加班做果酱。
另一边,余紫嫣那边的交流会也快结束了。
前几天会上,各省汇报了养蚕的情况,预计了今年的生丝产量,还有各个厂的丝绸产量。
十四号上午,各省代表轮番上台,交流养蚕和缫丝的经验。
气氛比之前两天的正式会议轻松了不少。
余紫嫣排在最后发言,分享自己的经验。
虽然她以前讲过不少次话,但时代变了,场合也变了。
她还是很紧张。
而且,现场还有很多人等着看她的笑话呢。
余紫嫣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稿子,深吸一口气,走上台。
杨建国在一旁挤眉弄眼做鬼脸。
马上有人朝他竖了个“ok”的手势。
余紫嫣一上台,底下掌声稀稀拉拉的。
这感觉不像是欢迎,更像是在嘲笑。
她很冷静,整理了一下包着红布的话筒,试了两声,就开始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