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全是生意(第2页)

郑梅越说越生气,眼看控制不住了。

杜之秋赶紧拉住她,把她拉到一边,劝她别再说了。

得罪大队长对他们没什么好处。

她们在新桂养蚕,平时不怎么接触林富生,他也不会特意来找麻烦。

但余紫嫣不一样,每天都和他见面,如果因为这件事惹出问题,那可就糟糕了。

郑梅虽然心里不服气,但也不得不说不了什么,只能气鼓鼓地走到一边生闷气。

余紫嫣早就看透了林富生的想法,也知道为什么那些干部不来帮忙搬货——还不是因为觉得她没卖出去东西,等着看她兑现承诺,把厂长的位置交出来吗?既然人家对她爱搭不理,她也没兴趣去讨好谁。

郑梅替她打抱不平后,余紫嫣依然没有站出来调节气氛,也没说软话。

如果她表现得太软弱,大家可能会把她当软柿子捏。

倒是柳叶说了几句客气话,让林富生没那么尴尬。

林富生张了张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好像挨了好几巴掌。

另一边,李胜利扛着一箱空瓶子回到临时厂房。

几个干部看到他扛回来的都是空瓶子,都愣住了,纷纷问:“怎么不是果酱?怎么是空瓶子?”

李胜利把瓶子放在角落,擦了擦额头的“汗”

,得意地说:“果酱都卖光了,还能是什么?当然是空瓶子!”

说完还故意哼了一声,接着去搬货。

几个干部相互看了看,一脸不信:“全都卖完了?五百瓶都卖完了?这怎么可能!”

说着,他们冲到拖拉机前,想看看李胜利是不是在撒谎。

一看见拖拉机车厢里装满了全新的空瓶子,他们又惊又喜——五百瓶真的卖完了!食品厂有希望了!几个干部兴奋得不得了,大声欢呼互相庆祝。

搬货也变得积极起来,每人一箱瓶子,飞快地往仓库搬。

只有副业组长傻眼了,他死死盯着余紫嫣,心里满是疑问:她究竟有什么能耐,能在一天内卖掉五百瓶果酱?

没多久,车厢里的空瓶子就全被搬到仓库里去了。

几个干部围着余紫嫣,七嘴八舌地问她是怎么办到的。

“没错,余厂长,给我们讲讲经验吧,让我们也学学,你就不用再东奔西跑了。”

“对对对……”

这些人一个个都很热情,好像刚才无视她的人都不是他们。

李胜利挥挥手让大家安静下来:“好了好了,一个个都没点眼力见儿。

余厂长忙了一天了,让她先回去休息吧,有事明天开会再说。

小余同志,明天早上九点大队部开会,你能来吧?”

最后一句话是李胜利对余紫嫣说的。

余紫嫣笑了笑:“知道啦,明天一早就到。”

她神情自若,和大家打个招呼后就转身走了。

余紫嫣让余老二开拖拉机,带着他们回家。

直到拖拉机的声音渐渐远去,李胜利还在临时厂房那边笑得像个盛开的花。

他收回视线,扫了一圈众人,又得意又生气地说:“怎么样,现在你们应该服气了吧?以后遇到事情,别那么快下结论。”

大家都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有人挠头,有人摸额头,气氛有些尴尬。

副业组长低着头,半天没说话。

李胜利没再多啰嗦,打算把要说的话留到明天开会再说。

他让大家都散了,只留下了副业组长。

这副业组长四十来岁,直愣愣站着,歪着脑袋、梗着脖子,满脸不服气的样子。

李胜利瞧了他一阵,默默递过一根烟。

副业组长迟疑了一会儿,还是压住火气,接过了烟。

两人坐在坝子边的石头上,抽了半根烟后,李胜利才慢慢开口:“根叔,我知道你不服气,班子里面好多人都不服气。

觉得余紫嫣不过是个小姑娘,凭什么管你们。

我之前没解释,是想让大家亲眼看看她的能力。”

“就说卖果酱这事,班子里面谁能做到像她那样一次卖出去五百瓶?”

根叔没搭腔。

今天这事,他确实是脸上无光。

但话已经出口,就像水泼出去收不回来,那些不好听的话也只能这么算了。

李胜利接着说:“我也明白,按道理食品厂应该归副业组管,现在余紫嫣当了厂长,你只是个挂着名的摘果组组长,心里肯定不舒服。

我实话告诉你,如果我把厂长的位置给你,你能保证果酱的质量像她一样好吗?能像她那样出去一趟就卖掉五百瓶吗?”

根叔心里嘀咕:要是我当厂长,余紫嫣就是我的下属了。

我让她做这些事情,不是一样吗?

反而更有理由。

领导交代的任务,作为下属,想推也得推不掉。

不过这些话,根叔只在心里想想,并没说出来。

李胜利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说道:“有什么本事就干什么事,根叔,你的强项在养鱼和养猪上,不在食品厂上。”

根叔皱眉苦脸地说:“水库里的草鱼太多了,根本卖不出去。

大队里的那几十头猪倒还好,不用太操心。”

李胜利想到那一池塘的鱼,也是一肚子烦恼:“还是老办法吧,先把能出栏的猪挑出来,捞些草鱼煮了喂它们,催催肥。

到时候卖猪的时候,说不定还能多赚点。

反正这些鱼也不是白养的。”

根叔眼睛有点湿润。

这些草鱼都是他亲手养大的,从几百条小鱼苗开始,像宝贝一样精心照料,现在却多得捞不完。

本来以为能为大队赚钱,没想到现在只能用来喂猪。

想到这儿,根叔心里又一阵难受。

他抹了抹脸,摆摆手说:“算了算了,食品厂的事我不管了,我还是回去养猪吧。”

说完,他站起身走了。

李胜利还在那里皱眉叹气,满脑子都是水库里的草鱼怎么处理。

早几年,大队刚开始养鱼的时候,生意还挺好的。

草鱼长到两斤左右就卖给县里的供销社,当时供不应求,几乎每隔一天就得送几十条,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一百多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