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算是奢侈(第2页)

李胜利转过身,嘴唇抖动着,眼眶红了,不可思议地问:“真……真的?刘大哥,你真的愿意把玻璃瓶分给我们吗?”

“我也就为了那两个日子不好过的女同志!”

刘厂长说完就后悔了,觉得被李胜利给套路了。

李胜利根本不管他反悔不反悔,扑过去一把抱住他,用力拍着他的背:“刘大哥,我替全村人谢谢你!你这一句话,可是救了好些人的命!”

李胜利越说越激动,刘厂长就越觉得自己被骗了。

他觉得自个儿像是上了贼船,亏大发了!

但再一琢磨,那堆玻璃瓶是外贸订单的特殊型号。

去年忽然换了包装,这些造型独特的瓶子根本没人要。

一万多只瓶子堆在仓库,时间一长就成废物了。

现在低价卖给金桂食品厂,既能减少损失,又能帮到别人,多好!想明白了这点,刘厂长的心里也踏实多了。

后来,他带着余紫嫣他们去仓库清点货。

余紫嫣打开包装,拿起一个玻璃瓶仔细瞧。

当时流行的罐头瓶有两种,一种是直筒圆柱的,一种像个小坛子。

金桂食品厂买的这些瓶子很特别,六边形的,高高的,瓶底还有精美的花纹。

这瓶子太漂亮了,精致得像是资本家的奢侈品。

贴上他们的标签,总觉得不太配。

不过现在穷得叮当响,能有瓶子用就不错了,哪还能挑肥拣瘦!

瓶子的事情搞定后,余紫嫣又跑到市里的运输队找高猛。

她想告诉他瓶子的事解决了,顺便请他帮忙运回去。

到了才知道,高猛不在。

他最近都在市里跑短途货运,得第二天才回来。

余紫嫣留了个联系方式,就和李胜利、孙建设一起回了公安局。

公安局还没关门呢,余紫嫣不能一直待在里面。

她背着剩下的几瓶果酱打算去城里几个供销社试试销路。

其实,余紫嫣一开始就想着更大的市场——甜城市不过是她的起点。

她计划往北发展,目标是首都、西北矿区以及东北重工业区。

那里的人收入高,生活条件也好,她相信果酱一定有销路。

余紫嫣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市内的供销社。

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什么破厂子?果酱是什么东西?连听都没听过,快走,别在这碍事。”

余紫嫣被轰出来了,但她没太放在心上。

她偷偷留下了两瓶果酱给售货员,然后离开。

她知道这次不可能一下子成功,先混个脸熟就行,真正的大动作还得再等等。

回到公安局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车站早就没车回益民县了。

于是余紫嫣和李胜利决定在市里住一夜。

魏廷带他们去国营饭店吃饭。

余紫嫣中午吃得多,下午又忙活了一阵,所以不觉得饿,只点了一两红油抄手。

魏廷点了姜爆肥肠和一个小炒,还特意给李胜利点了一两大曲酒。

李胜利好久没喝酒了。

他拿起印着蓝花的白瓷小酒杯,小心地抿了一口。

酒香浓郁,刚入口他就惬意地闭上了眼睛。

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话题总是绕着食品厂转。

李胜利不断夸赞余紫嫣,说要不是她贡献了果酱的配方,那些桑泡儿只能烂在地里。

以前的余紫嫣可不是这样的,她曾经特别自私,少吃一口鸡蛋都觉得委屈,甚至会因为父母多照顾双胞胎而生气。

她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懂事了?魏廷忍不住看向她。

余紫嫣吃完饭后坐在窗边。

暖黄的灯光映照下,她斜靠在椅子上,托着下巴看着窗外。

那画面安静美好,像一幅画。

魏廷心里微微一动,怎么看都不够,好像想把这一刻永远记在心里。

折腾了一个多小时,饭店服务员的脸色差得像是随时准备拿扫帚赶人。

出了饭店,一阵夜风吹来,余紫嫣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前几天还热得不行,这几天突然降温,白天只有二十多度,晚上更冷到接近十度。

她搓了搓胳膊提议:“咱们直接去招待所吧!”

奔波一天,她只想赶紧洗个热水澡好好睡一觉。

魏廷带着他们去了公安局旁边的招待所订房间,解释说:“这是我们的招待所,条件比外面的好,也更安全。”

毕竟,谁会在公安局门口乱来?余紫嫣本来对招待所没什么期待,但进了房间后发现比预想的好很多。

第二天一大早,她跟魏廷吃完早饭就分头行动了。

余紫嫣又去了趟车队。

高猛前一天晚上就回来了,今天换了一辆小货车,准备去乡下的农场和各个公社收鸡蛋与蔬菜,再运回城里。

现在城里不仅主食短缺,连肉、蛋、奶和蔬菜都长期供应不足。

要是没有后来推行的“菜篮子工程”

,城里人哪能吃到这么便宜又新鲜的蔬菜呢。

正好高猛要去县里的各个公社收鸡蛋,顺便帮余紫嫣把瓶子拉回去。

那些瓶子被拉到金桂大队的空仓库后,李胜利指挥人卸完货,安排人轮流看守,然后带着余紫嫣去河边查看厂房。

厂房的墙已经建起来了,但还没封顶,里面的炉灶也没有开始砌。

余紫嫣心想,既然要烤桑葚干,不如把熬果酱的炉灶和土窑结合起来,这样既能节省柴火,又能充分利用厂房空间。

她简单说了自己的想法:“我对这个不太懂,最好找一个懂物理的人帮忙改进一下。”

她还建议李胜利找吴常贵,看看下乡、下放人员的资料,说不定能找到一位物理教授。

李胜利虽然不知道什么叫物理教授,但明白这个人能帮他造出既省柴又实用的炉子。

另外,余紫嫣还在厂房下游规划了几处污水净化池。

虽然做果酱没什么废料,但以后生产其他东西可能会产生污水,不如提前挖好这些净化池。

李胜利干劲十足,也很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不懂的就问。

听完污水净化池的好处后,他立刻记在心里,打算回去找大队长商量。

不过,李胜利最着急的是厂房一时半会儿建不起来,而制作果酱的事不能再拖延了。

他们可以等,但地里的桑葚可等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