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精明得很(第2页)

余紫嫣听了觉得挺有意思,心想,她这是想跟我攀交情?

市局食堂挺宽敞,除了穿警服的警察,还有些穿便装的家属。

魏廷带余紫嫣一进来,就有不少人朝这边看。

有个跟魏廷年纪差不多的男警察猛地站起来,几步走到他们跟前,热情地打量着余紫嫣:“魏廷,这就是那个厨艺超棒的小姑娘?”

余紫嫣笑着回应:“您好,我叫余紫嫣,可不是什么小姑娘。”

男警察笑着说:“你好,我叫孙建设。”

他忙在衣服上擦擦手,和余紫嫣握手,又回头对魏廷说:“你妹妹不仅菜烧得好,长得也是一顶一的好看!”

魏廷笑着推了他一下,递过一只砂锅:“给你,烤鱼来了。”

孙建设刚听说有烤鱼,就把“厨艺不错的妹妹”

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三步并作两步揭开砂锅盖。

一股酸辣香味扑鼻而来,他眼睛都瞪圆了,忍不住夸赞:“香死了!”

周围同事闻到香味,也都放下碗筷,拿着筷子围过去。

有人夹一块,有人舀一勺,不到一会儿,这条重达五斤的烤鱼就被二十多个同事分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颗鱼头、几根鱼骨和一点点酸豇豆留给孙建设。

同事们吃得有滋有味,还不时喊“太好吃”

“太辣了”

孙建设气得直跺脚,嘟囔说:“你们也太不够意思了!”

他越想越委屈,一口烤鱼都没吃到就被抢光了。

同事们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太妥当,纷纷掏出饭票,说要给他买肉赔罪。

孙建设鼻子一酸,差点哭出来,他虽然也想吃肉,但烤鱼才是他最惦记的!他鼓着腮帮子,幽怨地看着同事们。

余紫嫣看情况不对劲,赶紧从包里拿出个小砂锅,对孙建设说:“别生气啦,这里有条小的,还能让你吃点。”

孙建设一看真的有烤鱼,这才松了口气,端着饭盒坐在余紫嫣那一桌,和大家一块儿吃了。

魏廷说得对,这烤鱼里的酸豇豆确实是绝妙的一笔,一小口就能让人扒完一碗饭。

有些同事意犹未尽,凑过来说能不能用鱼换余紫嫣的烤鱼。

余紫嫣为难地解释:“鱼不是那么容易买到的,得碰运气。”

那人大失所望。

李胜利本来想说大队草鱼多得像水一样泛滥,买起来很简单,要是跟他们换还能赚点外快。

可他想到烤鱼做法是余紫嫣的秘密武器,就没再说出口。

余紫嫣已经分享了果酱的秘方,哪能再让她交代烤鱼的窍门呢?而且烤鱼必须现烤现吃,不能批量卖。

李胜利正遗憾时,余紫嫣瞟了魏廷一眼,说:“要是以后能买到鱼,我会做好的,让魏廷带给大伙儿。”

那人听了这话,失望的表情瞬间换成欢喜,赶忙坐在魏廷旁边,提前和他搞好关系,好将来能早点尝到美味。

这样,魏廷和同事们的关系渐渐亲近了。

余紫嫣那边又围了不少人,有公安同事也有家属,大家都来讨教烤鱼的做法。

余紫嫣也不藏私,把配料和步骤讲得很清楚。

不过,当大家知道鱼要在土窑里烤时,都打起了退堂鼓,毕竟单位分的家属楼里哪有土窑!李胜利边吃边在心里嘀咕:就算有土窑,你们也不一定能烤出这种味道。

他可是亲眼看见早上怎么烤鱼的,那工序可复杂了,鱼还得先腌制呢。

烤鱼的时候,总得不时拿出来刷调料、抹油,说实话要是让我做,宁可不吃这烤鱼,也不愿折腾这么多次。

余紫嫣吃完饭,把她的大包放到桌子上,给大家分发果酱。

同事们都感到惊讶,“魏廷前天还说以后不再给我们送果酱了,连交换果酱的东西都退回来,我们都很难过。”

有些同事换果酱其实是为了家里的长辈。

桑葚果酱有助于通便,效果很好。

昨天没能买到果酱,大家都很担心老人以后该怎么办。

余紫嫣笑着解释:“这是这样,咱们大队要建个果酱厂,以后地里的桑葚都是公家的了,不能随便摘来做果酱。

以后想吃果酱就去供销社买就行。

看这标签,认准金桂标志就行啦。”

这些果酱是她昨晚按照标准配方紧急做的。

她特意跑到县城唯一的印刷厂,拿一瓶二曲酒跟老师傅软磨硬泡,才弄到几张贴纸。

余紫嫣和别人聊得很开心,坐在同一张桌子上的石棉棉却觉得自己被全世界遗弃了。

周围虽有人围着,但那热闹好像都与她无关!她第一次体会到失败的感觉。

她更不明白,为什么余紫嫣这个乡下姑娘会这么受欢迎,难道只因她长得漂亮?

余紫嫣乖巧又嘴甜,李胜利也不是傻子,加上他当过兵,和这些警察自然熟络起来。

一番互动后,李胜利已经和好几个同事称兄道弟了,余紫嫣对他挺佩服的。

休息到一点半,余紫嫣和李胜利在孙建设的带领下,往玻璃厂走。

他们顺利进了厂长室。

等了半小时,一个头发稀疏的中年男子走进来。

孙建设立刻嬉皮笑脸喊了句:“二姑父!”

刘厂长黑着脸瞪了他一眼:“大白天的你不上班,跑这儿干嘛?”

孙建设委屈地哼了一声:“二姑父,你这么严肃,会吓到我的朋友的。

我不是来玩的,是给您介绍生意的。

您不是有批没人要的罐头瓶吗?我这不是带人过来帮您解决问题吗?”

他当然不说,就是因为一条烤鱼就把自己的亲姑父给“卖”

了。

之后,孙建设介绍了双方。

刘厂长瞄了他们俩一眼。

一个看起来像小丫头片子,另一个像是种田的农民,不好好种地跑去买玻璃瓶干什么?而且这玻璃瓶还挺贵的。

一开始,刘厂长对这两人的印象不太好,直到他们说明来意,提到开了个集体食品厂,这才对李胜利刮目相看。

现在大队能搞起集体企业真不容易,需要独特产业和领导支持,缺一不可。

普通农民哪有这样的本事?可见李胜利确实有点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