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可操作空间
瑶瑶一口气喝光了,咂巴着嘴说:“太甜啦,真好喝!哥哥你觉得呢?”
余三娃端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着:“挺好的,很甜!”
他把碗递给瑶瑶:“尝尝看。”
瑶瑶喝了一口,又把碗推回去,难得乖巧地说:“三哥喝吧。”
江冬冬喝了几口,想留点给爷爷。
看到瑶瑶那副馋猫样,他心一狠,把糖水递给她,一本正经地说:“瑶瑶喝吧,我不喜欢。”
香香也把自己剩下的一半给了瑶瑶:“姐姐吃饱了,给你。”
小福看着大家都把糖水让给瑶瑶,虽然也舍不得,但还是抹着眼泪把碗递了过去:“小福哥哥的给你喝。”
这下瑶瑶成了全家的宝贝疙瘩!
瑶瑶喝了一口,摸着自己的大肚子说:“瑶瑶喝饱了,哥哥姐姐你们喝吧!”
说完,她捧着碗撒丫子跑进厨房找大姐去了。
余紫嫣忍不住笑了,觉得瑶瑶这么小就懂得分享,以后肯定是个社交达人。
她摸了摸瑶瑶的脑袋,奖给她一勺纯果酱。
她心里也有些感慨,一碗果酱糖水,在这几个孩子眼里比什么名贵饮料都要值钱。
余紫嫣一口气熬了五锅果酱,把家里所有罐头瓶都装满了,还剩下一些。
她给每个孩子分了半碗,让他们吃个痛快。
孩子们正吃得开心的时候,忽然听见外面二财在拍门喊话:“余三娃,你们家又在弄什么好吃的呢?这味儿都飘出来了!”
二财的鼻子灵敏得让人头疼!孩子们听见动静,赶紧把果酱藏起来,擦干净嘴巴,还互相检查有没有留下痕迹。
等二财进了院子,他们立刻拉着他出去玩,就是不让进屋里。
显然,这小子之前坑过他们好多次,所以他们现在配合得特别默契。
余紫嫣看着这一幕哭笑不得。
桑葚果酱大受欢迎,柳叶和钱老太太都夸她聪明,能想到这么新奇的做法。
夸完后,她们又担心地问:“这样会不会太费糖?”
余紫嫣笑着回答:“不用怕,两斤桑葚只要一两糖。”
钱老太太一听,手里那杯糖水突然就觉得没那么甜了。
果酱很快就做好了,但桑葚干就没那么容易了。
没有烤箱和烘干机,余紫嫣只能一锅一锅地慢慢焙。
她熬了两个通宵,终于焙好准备寄走的量,结果熬出了两圈黑眼圈。
到了周六,魏廷总算带着药回来了。
看到余紫嫣的黑眼圈,他忍不住笑了。
余紫嫣瞪了他一眼,转身回屋拿出张图纸,直接甩给他:“一天时间,你能给我做出来吗?”
魏廷接过图纸扫了几眼,发现是一份土窑的设计图。
余紫嫣因为烤桑葚干烤得快要崩溃,早就想弄个土窑了。
有了土窑,不仅烤桑葚干方便,还能烤肉、烤面包、烤鱼。
图纸虽然画得有点潦草,但细节都很清楚,比如哪一层用什么材料,砂和泥的比例,哪里需要用稻草,都写得明明白白。
土窑的地基和顶部还要封一圈玻璃瓶用来保温。
魏廷皱眉说:“玻璃瓶可不好找。”
玻璃制品耗能高,产量少,买酒买酱油都要自己带瓶子,喝汽水还得把瓶子退回去。
余紫嫣笑眯眯地说:“就几个玻璃瓶而已,我相信你能找到的。”
哼,看你以后还敢不敢笑我!
“我先试试吧。
用玻璃瓶主要是为了制造中空的保温效果,要是真找不到玻璃瓶,用竹子代替也可以。
土窑烧硬后,竹子中间也会自然形成中空,不过效果肯定不如玻璃瓶那么好。”
说完,他抬头看了看余紫嫣,随口问道:“你做土窑是想烤桑葚干吗?”
“差不多吧,总之你们快点,我希望能早点用上。”
余紫嫣笑着冲魏廷眨眨眼,摆出一副可爱的模样。
魏廷挑挑眉:“你眼睛怎么了?”
余紫嫣:“……”
真是个不解风情的直男!
余紫嫣一句话,魏廷和余老二就忙得不可开交。
余老二去河边捡石头、挖泥巴,魏廷则进城找玻璃瓶。
五个小家伙跟着他们在外面跑来跑去,真正能帮忙的只有江冬冬和香香。
余紫嫣说要在一天内做好土窑坯,魏廷果然在一天内就把土窑坯垒好了。
晚饭过后,天已经黑了。
魏廷洗完澡,打算回城里。
钱老太太不放心:“晚上出门不太安全。”
魏廷摆摆手:“没事,我有数。”
余紫嫣一边帮魏廷整理行装,一边顺手往包里塞了两大罐果酱和几小瓶果酱。
大罐的自己留着慢慢享用,小瓶的刚好送领导和熟识的同事,免得他们挑理。
礼多何妨呢?再说,这不过是地方特产,不算行贿。
余紫嫣将打包好的东西往沙发上一丢,瞪了他一眼:"早走比晚走强,你改天再出发吧,今晚跟老二、三娃挤一挤得了。
"
魏廷沉默片刻:"那我改天再走。
"
这才像话!非要凶两句才肯听人劝。
钱老太和柳叶交换了个眼神,心照不宣。
这对夫妻说话仿佛打情骂俏,有门道!
第二天清晨,魏廷没顾上吃早餐便急匆匆赶回城里工作去了。
余紫嫣则直奔蚕室干活。
到达时,众人早已到场,各背竹篓准备去桑田摘叶子。
郑梅瞧见她骑车过来,后座还绑着个大包裹,便问:"又是寄东西?"
"对呀。
"余紫嫣停稳车,拿起竹篓,随郑梅一道出了门。
忙活到十一点,余紫嫣请了一个小时假,打算去公社寄包裹。
她刚离开,孙绍华就暗中给另一位女知青递了个眼色,想溜走。
恰巧郑梅出来倒蚕沙,发现孙绍华,立刻叫住他:"孙大哥,来帮我搬贮青池的架子,我和之秋姐弄不了。
"
孙绍华无奈折返,经过女知青时又使了个眼色。
女知青领会后,趁没人注意,跑去向三位领导汇报,说余紫嫣已经动身了。
余紫嫣骑车一路赶到公社,看到邮电局紧闭的大门,猛然意识到今天是周日,人家休息。
她只能又蹬车赶往县城邮电局。
现在的邮电局除了寄信和包裹外,还能汇款发电报,不过普通百姓想打电话还得亲自跑一趟。
周日工厂休工,邮电局人头攒动,大部分是来取或寄东西的。
那时通信主要靠书信,发电报已属奢侈,打电话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