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双管齐下
陈默不敢耽误,很快坐着安永县的车来到了安永县公安局大院。
车刚停稳,一个身材敦实、穿着洗得发白的警服、顶着浓重黑眼圈的中年男人就快步迎了上来,身后跟着几位神情同样疲惫的干警。
“陈队长!一路辛苦了!我是周建国。”周局长用力握住陈默的手,声音嘶哑,带着难以掩饰的急切,“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盼来了!”
陈默点头回应:“周局,情况李局电话里大致说了。直接看现场材料吧。”
“好!好!”周建国连连应道,引着陈默快步走向会议室,“会议室都准备好了,卷宗、照片、物证报告,全在这儿了!”
会议桌上,堆满了厚厚的卷宗和用透明塑料膜封装的大幅现场照片。
陈默没有寒暄,直接拉过椅子坐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卷宗。
周建国在一旁介绍,语速很快:“案子发生在九七年十月十二号,凌晨五点零三分。地点是县城中心区的老百货大楼公交站。”
他指向一张照片,一个扭曲变形的绿色铁皮垃圾桶,周围散落着焦黑的金属碎片和看不出原貌的杂物,水泥地面被炸出一个浅坑,泼洒着大片深褐色的干涸血迹。
“受害者叫孙大勇,县公交公司司机,四十二岁。
当天他开首班车,凌晨四点多就到了车站,检查车况,顺便清理站台边垃圾桶里的垃圾。估计是在弯腰掏垃圾时,引爆了藏在桶里的爆炸装置。”
陈默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惨烈的尸体照片和现场勘查图。孙大勇倒毙在垃圾桶旁,上半身几乎被炸烂,触目惊心。
“爆炸物初步鉴定是黑火药,装在一个改装过的厚壁铁饭盒里,用两节一号电池做电源,连接了一个非常简陋但有效的触发装置——估计是拉发或者压发的。威力不小,主要靠冲击波和破片伤人。”
陈默拿起物证检验报告,快速浏览:“材料很普通。黑火药成分就是硫磺、木炭、硝酸钾,配比粗糙,自己就能配。电池、导线、铁皮饭盒……都是市面上随处可见的东西。”
“对!”周建国拍了下桌子,一脸挫败,“这就是最要命的地方!现场提取的碎片成千上万,但除了能确定爆炸物类型和基本结构,指向性线索几乎没有!”
“没有指纹,没有特殊残留物,没有目击者……案发时天还没亮透,街上几乎没人。”
“我们查了几个月,走访了无数人,排查了所有可能跟孙大勇有矛盾的人,包括公交公司内部、他家的社会关系……一无所获!”
陈默沉默地翻看着厚厚的排查记录和走访报告。正如周建国所说,卷宗规整详细,记录了大量工作,但核心信息——指向凶手的线索,一片空白。这正是积案形成的原因。
他放下卷宗,目光再次投向那些现场照片,尤其是那张被炸毁的垃圾桶照片,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陈默开口,声音沉静,“周局,有个关键点。从爆炸装置安放的位置和触发方式来看,凶手的‘目标’应该是公交车本身,或者是某个时间点大量聚集在站台的乘客。”
“孙大勇只是不幸在错误的时间,触发了它。”
周建国沉重地点点头:“我们也这么推测过。凶手想制造更大的伤亡和恐慌。”
“但为什么只炸了一次?”陈默抛出了核心问题,眼神锐利,“这种带有明显报复社会倾向、意图制造大规模伤亡的爆炸案,凶手一次‘失手’后,按常理,只要没被抓,他极大概率会再次尝试,直到‘成功’或者被阻止。”
“比如我们广华市之前那个周志刚。”
“但安永县,这五年来,风平浪静。”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干警的目光都集中在陈默身上。
“凶手中止了作案,”陈默继续分析,逻辑清晰,“原因不外乎几种:第一,他的自由突然受到了限制——比如案发后不久,因为其他案子被逮捕、拘留了,或者重病、意外身亡。”
“第二,他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剧变,失去了继续作案的条件或动机——比如突然举家搬迁离开安永,或者生活中出现了重大转折,情绪趋于稳定。”
“第三……”陈默顿了顿,“他最初的作案动机可能带有很强的临时性和指向性,比如就是针对公交公司或孙大勇个人的极端报复,爆炸未按计划发生,他可能认为‘目的’已经达到,或者发现风险过大而收手。”
“但这种可能性相对较小,因为装置设计更像是针对不特定人群。”
周建国和几位老刑警若有所思,频频点头。
“所以,陈队,你的意思是……”周建国急切地问。
“三条线同时推进。”陈默果断部署,语速加快:
“第一条线:排查案发后五年内,安永县及周边县市所有被逮捕、刑事拘留、行政拘留、收容审查、收容教育、强制戒毒的人员名单!”
“重点筛查那些在1997年10月12日后不久即失去人身自由的人。特别是因盗窃、抢劫、破坏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等罪名进去的,或者有精神病史、性格偏激记录的。”
“监狱、看守所、拘留所、劳教所、戒毒所,一个都不能漏!需要周局协调相关部门的档案。”
“第二条线,立刻整理本案爆炸装置的所有特征细节——黑火药配比铁饭盒型号、电池品牌、导线类型、触发方式特点。”
“向省厅打报告,请求协调兄弟省市公安机关,调阅全国范围内,1997年10月12日之后发生的、所有未破的、手法类似的爆炸案、爆炸未遂案信息!”
“看看有没有可能是同一个流窜犯所为,或者模仿作案。特别注意那些未造成预期伤亡、装置被提前发现或失效的案子。”
陈默说完,看向周建国:“周局,我需要人手,熟悉本地情况、有韧劲、能沉下心翻档案的老侦查员最好。技术方面,麻烦把当年所有物证,尤其是那些爆炸残留碎片,重新整理出来,看看五年过去,有没有新技术能再榨出点线索。”
周建国猛地站起身,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苗,大手一挥:
“陈队,没问题!你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安永县局上下,全力配合!我亲自督办这三条线!散会,各组长立刻按陈队要求领任务,动起来!”
会议室里瞬间忙碌起来,电话声、脚步声、急促的指令声交织在一起。
陈默独自站在桌边,目光再次落在那张炸毁的垃圾桶照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