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落网

第313章 落网

“陈队,这样,我再去一趟灌河县,金陵就交给你来指挥,我们双管齐下,争取同时把这两条大鱼抓起来。|5?43^看d书| ¨|?已!-¢发?布?u最_新£章??节 “好,庞局,就按你说的来吧。”

老民警黄杰和庞国红蹲在树荫下。

广场不大,尘土飞扬,停着几辆等客的三轮摩托,几个小摊贩在叫卖。

信用社那栋略显陈旧的二层小楼就在对面。

“庞局,按您指示,我们已经重点调查了这趟中巴车。”黄杰抹了把汗,指着广场边缘,“车就停这儿下客。‘黑夹克’如果坐这趟车,只能在这里下。”

庞国红环顾四周,眉头紧锁。

没有监控,没有目击者主动提供线索,就像大海捞针。“老黄,这趟车跑了几年了?司机和售票员是固定的吧?”

“对!老张开车,他婆娘卖票,两口子跑这条线五六年了,熟得很!”黄杰肯定地说。

“走!去客运站找他们!”庞国红当机立断。

在一间堆满杂物的小调度室里,庞国红见到了皮肤黝黑、一脸憨厚的中巴车司机老张和他同样朴实的妻子售票员王大姐。

庞国红尽量用平和的语气描述:“张师傅,王大姐,麻烦你们回忆一下。大概一个月前,在信用社小广场下车的乘客里,有没有一个男的,经常坐车的?”

穿个深色夹克,天热可能换成深色短袖?戴个鸭舌帽,帽檐压得挺低,不爱说话,身形大概这么高……”庞国红比划着。

老张皱着眉头抽着烟,王大姐则努力回忆着。o°第¥,一2看<书¤,#网??ˉ >/最+新a??章||节¤o?更@新?_?快d1[

跑这条线的乘客大多是熟面孔的乡下人或者小贩,一个刻意低调的外地人应该比较显眼。

“哎!你这么一说……”王大姐突然眼睛一亮,拍了下大腿,“是有这么个人!对对对!我想起来了!有段时间,隔三差五就能看见他坐下午那趟车来!”

“每次都坐靠窗的位置,帽子压得低低的,下车也是低着头快步走,从不跟人搭话!穿的……好像是有件黑夹克,后来天热了换成一件藏青色的旧汗衫?反正捂得挺严实!他咋了?”

老张也点点头:“嗯,是有这么号人。下车就往广场边上那条小路钻,走得飞快。”

藏青色旧汗衫!这与信用社监控里“黑夹克”天热时的穿着吻合!

庞国红强压兴奋,追问:“他下车后往哪条小路去了?那条路通哪儿?你们见过他在附近跟什么人接触吗?或者,他有没有在什么地方落脚?比如小旅馆、出租屋?”

“那条小路通后面那片老居民区,都是些老平房,租给外地打工的多。”王大姐说。

“接触人?好像……哦!有一次,车快进站的时候,我好像看见他低着头,手揣在裤兜里动,像是在……像是在按什么东西?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想,他的裤兜里好像鼓鼓囊囊的。”

手机!在2002年的灌河县城,能用得起手机的人绝对凤毛麟角!这绝不是普通跑腿的!

庞国红和黄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和兴奋。这个“黑夹克”的身份和重要性,瞬间拔高了!

“张师傅,王大姐,太感谢了!帮了大忙!”庞国红郑重道谢,立刻转向黄杰,声音因激动而低沉急促:“老黄!重点来了!立刻!带人!秘密排查信用社后面那片老居民区!”

“特别是出租给外地人的房子!挨家挨户,暗中走访!注意寻找符合特征:戴帽子、少言寡语、可能有手机、近期入住或经常下午出现的外地男性租客!”

“动静要小,别打草惊蛇!另外……”庞国红沉吟一下,2002年的技术限制让他无奈,“手机这条线,暂时没法深挖,先把人找到!”

“明白!包在我身上!”黄杰立刻抓起他那辆老式摩托车的钥匙,“那片我熟!我这就带人去摸!”

省人民医院门口,永远是人 流如织、愁云笼罩之地。+h.o/n\g+t-e~o¨w^d?.~c~o^m¢

挂号处排着长龙,台阶上、花坛边,随处可见面色焦虑、低声交谈或茫然无措的人们。

三轮车夫、小摊贩、散发传单的医托混杂其中,构成了一幅混乱而真实的市井图景。

高志阳、张泽天和年轻刑警小刘,穿着便衣,早已融入了这片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