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湖底惊魂(第2页)
在完整的证据链面前,赵志刚最终放弃了狡辩。他对在棉纺厂仓库和兴隆家具厂纵火致人死亡,以及企图在老化工厂仓库纵火的事实供认不讳。
连环纵火案告破,尤其是成功阻止了老化工厂仓库纵火和揭露了西郊危化品隐患,让光明分局在市局露了大脸。市局专门召开了隆重的表彰大会。
市局大礼堂,红色横幅“表彰连环纵火案侦破有功集体和个人”。主席台上坐满了领导,台下是各分局代表。气氛庄重又带着点官场特有的程式化。
李爱国代表分局上台领了集体二等功的锦旗。
陈默被授予个人二等功,奖章和证书由市局王副局长亲自颁发,握手,拍照。刘若凡和胡峰分别记个人三等功。
刘若凡拿着证书,脸上是压抑不住的激动和兴奋,小声对旁边的胡峰说:“峰哥,这下奖金够一个月工资了!”胡峰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把证书塞进随身的帆布挎包里,轻轻嗯了一声。
领导讲话冗长,高度赞扬了参战干警的英勇无畏、智慧果敢,强调了此案侦破的重大社会意义,也“顺便”提了一下要吸取教训,加强危化品管理和废弃厂区排查。
分局食堂难得加了餐,红烧肉管够。气氛热烈了许多,大家互相打趣着“陈队又立功了”、“若凡这小子运气真好”。
陈默被众人围着敬了几杯啤酒,脸上带着笑,但眼底深处那丝疲惫挥之不去。他应付完场面,端着自己的饭缸,找了个角落坐下,默默吃着。
破案带来的不是快意,而是沉甸甸的、对人性之恶的认知和对那些逝去生命的无力感。
桌上的内线电话突然响起,是李爱国,声音比平时更沉:“陈默,来我办公室,急事。”
陈默推门进去,发现李爱国没坐在办公桌后,而是站在窗边,手里夹着烟,眉头拧成一个疙瘩。桌上摊着一份盖着“山泰省 厅”红头的文件。
“坐。”李爱国没回头,把烟摁灭,“刚接到省厅调令和汪长的直接电话。”
“汪局在翠湖遇到硬钉子了。”李爱国转过身,把省厅调令推到陈默面前,“恶性案件,影响极坏。省厅点将,抽调全省精干力量支援翠湖市局,成立专案组。名单上有你,而且是汪局亲自点的名。”
陈默拿起调令。措辞严肃,要求“光明分局刑侦大队陈默同志,接令后三日内赴翠湖市公 安局报到”。
“什么案子?”陈默问,心里已经预感到了不寻常。能让汪局亲自向省厅要人,还是跨市抽调,绝非普通案件。
“碎尸案。”李爱国吐出三个字,每个字都带着寒意,“就在翠湖市中心地标,翠湖公园的湖里,陆续发现了人体残肢。”
“最要命的是,最新发现的一个包裹里…”李爱国顿了顿,眼神锐利,“…除了肢体,还有一张被完整剥离的人脸皮,被凶手用极其残忍的手法处理过,像个…像个‘灯笼’!”
“媒体不知道从哪得到了风声,‘翠湖人皮灯笼案’的名字已经在小范围传开了!汪局那边压力巨大,省厅限期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