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270 啊?我吗?
六部初设,李玄机任兵部尚书,满宠任刑部尚书,夏侯惇任户部尚书,荀彧任礼部尚书,刘晔任工部尚书,而吏部尚书则由曹老板亲自兼任。
同时,朝廷规定,每年年初会给各部门布置带有基本指标的任务。
要是基本指标任务没能完成,就从上级开始依次处罚。
当然,如果是因为天灾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任务未能及时完成,则不在此列。
六部尚书地位等同于九卿,俸禄为两千石。
此消息一出,整个朝廷顿时炸开了锅。
反应最激烈的当属刘协一派的几位老臣,他们声称要到太庙哭诉汉武帝,结果李玄机和贾诩更厉害,直接跑去哭太祖。
你们不是说祖宗定下的规矩不能改吗?那我就把汉朝正宗老祖宗的牌位搬出来。
魔法对轰,看谁怕谁!
这些老家伙见软的不行,就打算来劝谏这一套,准备联名给曹老板施压。
没想到曹老板宣称自己生病,回家养病去了,还表示有事找他女婿谈。
不得不说,曹老板这复启百家的举动,简直就是掀桌子。
各大世家好不容易才摸清之前的规则,还针对原有的晋升途径设置了重重障碍。
结果现在曹氏集团高层这帮人凑在一起,把原有的途径给废除,重新搞了一套。
他们怎么可能同意?
以前只有儒家这一条路,摸索起来相对容易。
现在途径多了,涉及的科目也繁杂,而且他们原本的优势也荡然无存。
世家大族最看重的积累,这下相当于一下子被废掉了。
于是,这些人又是抬出祖宗,又是讲大道理。
什么“我家先辈为大汉流血牺牲!”
“祖宗之法不能更改。”
“丞相这样做会失去民心。”
各种大帽子一股脑往曹老板头上扣。
可曹老板呢,干脆关起门来研究他的“人造人项目”,外面的事全都交给曹昂和李玄机应对。
之所以让曹昂也参与进来,就是要告诉所有人,别想通过威胁他来让这件事停手。
要么就服从新制定的游戏规则,乖乖回到起跑线重新开始。
要么就去找李玄机谈谈,看看自家有多少人够他收拾的。
说实话,这也就是曹老板年纪大了,不然根本不用曹昂出面,他自己就能带头应对。
要是换个人负责此事,世家大族说不定还敢暗地里使坏。
可李玄机才不管那一套。
他的名声本就不怎么样,而且他自己也不在乎这些。
只要别人给他安的罪名他觉得还算合理,不但不生气,还直接认了。
但要是有人敢瞎编乱造,那就麻烦大了。
再加上贾诩手下那无处不在的情报网,可以说谣言是早上编的,人是下午没的。
所以,这些世家面对李玄机,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因为李玄机不但拳头硬,而且做事没底线,还不在乎脸面。
……
司马朗得知这个消息后,满脸忧虑,在家里来回踱步。
靠在榻上啃羊肉的司马懿看了大哥一眼,把骨头一扔,说道:“大哥,你也是的,他们倒霉,你着急什么!”
“唉,我不是担心那些世家,我是怕魏公这样做会激起众怒,到时候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北方又要陷入战火,受苦的还不是老百姓嘛!”
司马朗不愧是心怀仁德,他的第一反应既不是担忧自家家族的未来,也不是担心自己的前途,而是牵挂天下百姓。
司马懿从榻上坐起来,伸手又抓了一块热气腾腾的羊肉,“大哥,你这担心纯属多余,有点杞人忧天了。”
“就魏公手下那几位,哪个是好惹的?别的不说,单说我老师贾诩,我自认为已经够缺德了,可跟他比起来,我都还算得上是个好人。”
“还有齐公,跟他一比,我简直就是圣人。”
“大哥,你什么时候见过我老师做没把握的事?”
司马懿太了解自己老师了,要是这件事有哪怕一点点风险,贾诩都绝对不会光明正大地支持,肯定第一个把自己撇清。
可现在贾诩不仅是复启百家的支持者,甚至还是策划者之一。
按常理,这种事贾诩一般都会躲得远远的,可这次却大大方方地站了出来。
不对劲!
十分得有十二分不对劲!
所以司马懿果断告诉家里人,千万别跟着那些蠢货瞎掺和,说不定人家在哪挖好了大坑等着他们呢。
听司马懿这么一说,司马朗也反应过来,开始陷入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司马朗抬起头,“仲达,你也去争鸣府任职,再把咱们家里的藏书抄录一份带上。”
正在啃羊肉的司马懿愣了一下,不敢相信地指着自己。
“啊?我吗?”
……
荀彧府。
李玄机、荀彧与荀攸三人围坐在一起,煮酒交谈。
说实话,起初听闻曹老板要搞这么大动作,荀彧心里是抵触的。
毕竟大家玩得好好的,干嘛突然要打破局面呢?
然而,经曹老板一番“利诱”,荀彧最终还是松口答应了。
原因无他,实在是曹老板给的太多了。
荀攸拿起酒舀,准备给李玄机斟酒,却被李玄机伸手拦住。
荀彧见状,难得调侃了一句:“哟,太阳打西边出来啦?以前每次你来,不都是敞开了吃喝,今儿怎么突然良心发现了?”
“倒不是良心发现,主要是一会儿还得去曹府,找主公商量些事。这次真是多谢你们了,要是没有这些书籍,单靠满宠,法家一脉怕是很难撑起来。”
荀彧依旧是那副沉稳淡定的模样,语气平淡地回应道:“无需言谢。”
李玄机此次前来,是想和荀家商议,抄录一些法家相关的书籍,用以充实争鸣府。
毕竟儒家独尊将近三百年,许多法家的书籍不是损坏丢失,就是被人为篡改。
但李玄机心里清楚,荀彧家族肯定还保留着这些书籍的副本。
因为荀家的先祖与法家渊源颇深,而且法家的学说多涉及统治百姓的方法以及审时度势的道理,对世家大族来说实用性极高。
所以李玄机笃定,荀家必定有完整的法家传承。
结果李玄机刚到荀府,荀彧就告知他,已经将法家典籍抄录好,送去争鸣府了。
你瞧,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省心省力。
既然目的已然达成,李玄机也不再多做停留,起身径直前往曹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