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355 你们也想吃盖饭吗(第2页)
尤子庸不屑地冷哼一声,“又是一个袁术之流。”
多年前李玄机征讨袁术时,袁术也是采用这种“全民皆兵”的办法,硬往纪灵的精锐部队里掺杂新兵。
结果导致纪灵只能采用坚守的战术,以“王八阵”死守关口。
最后被李玄机虚晃一招,让夏侯惇将纪灵死死拖在关口,而后曹仁配合尤子庸,直接冲破了纪灵的大军。
也正因新兵太多,军阵一乱就无法收拢,战斗力也就丧失了。
可以说,纪灵完全是被袁术给坑死的。
要知道,军队可不是人越多战斗力就越强。
十万拿着扁担的普通百姓,怎么可能打得过三千装备精良的甲士呢?
李玄机冷笑一声,“老尤,你可太高看山上王了。袁术是什么出身,他又是什么出身。”
袁术好歹是正经含着金印出生的世家子弟。
曹老板还在努力收拢流民的时候,袁术就已经坐拥两百五十万人口了。
就高句丽那生产水平和耕种技术,整个国家有没有八十万人口都得打个问号。
也就是说,高句丽所谓的八万“大军”,也就是听起来唬人而已。
其中大部分都是拿着锄头、棍棒的农民,且战斗意志极其薄弱。
再看看三大营和鬼面军,他们配备的都是最好的兵器,身着崭新的铠甲。
当其他士兵连吃饱饭都成问题时,他们几乎顿顿有肉,一个个身强体壮。
在修为相当的情况下,完全能做到以一敌二。
而且三大营和鬼面军就算在休战期间,也会由三位统领带领着去附近山上猎杀猛兽,身上的杀伐之气从未消散过。
反观高句丽的士兵,能不能填饱肚子都是个问题,一个个瘦得皮包骨头。
实际上,除了大汉之外,周边各国百姓的身体素质普遍不太好,匈奴也是如此。
之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草原上的匈奴人都是彪悍强壮的代表,那是因为人们只看到了那些强壮的匈奴人。
在草原上,只有强壮的人才能生存下来,才有资格到战场上为了一点粮食与大汉拼命。
说白了,这就是幸存者偏差罢了。
……
许昌城内,曹老板刚从大朝会上退下,正准备登上马车回府。
就在这时,一个满脸尘土、模样狼狈的士兵,手持一支插着羽毛的竹筒,声嘶力竭地呼喊着:
“江陵急报!江陵急报!”
这士兵没跑几步,便因体力不支,摔倒在地。
曹老板见此情形,立刻吩咐手下将士兵搀扶起来,送去医治,并妥善安置休养。
一旁的士兵上前打开竹筒,确认无异常后,才放心地呈递给曹老板。
曹老板又从竹筒中抽出一封帛书,看那字迹,应当是曹仁的亲笔信。
信中写道:
夏季江水上涨,关羽顺着荆州水系,一路不停地侵扰江陵城周边的重要城镇。
在此期间,曹仁和蔡瑁也曾尝试联合出兵,与关羽正面交锋。
然而,结果却是未能取胜。